“有你们‘蓝马甲’护送孩子过马路,我们很安心。谢谢你们!”5月26日,在景德镇乐平市第九小学门口,一位家长紧握“帮帮团”成员聂庆春的手连声道谢。
据了解,“帮帮团”是在当地基层党委引导下成立的街道公益组织,成员来源于群众,且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力。
近年来,景德镇市全面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社会组织、群众兴趣小组等自治组织为纽带,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自治强基落到实处。2021年12月,景德镇市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
5月19日,在中央政法委召开的第七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景德镇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胡春平作了题为《凝聚社区自治力量真正把“散”的群众组织起来》的交流发言,向全国介绍“景德镇经验”。
◎文/图 景政宣 新法制报记者张火旺
乐平“帮帮团”成员开展心理沟通工作
党建“一子落”社会治理“满盘活”
“这里真是我们职工的‘娘家’!”与单位达成调解协议后,走出景德镇市珠山区太白园街道浙江路社区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的龙崇洁深有感触。原来,她在浙江路某采耳店工作,曾因个人原因辞职,不仅工资拿不到,还被要求赔偿两年来的培训费、服装费等。无奈之下,她找到了浙江路社区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经该站多方协调,最终她拿到了工资。
据了解,太白园街道在浙江路社区成立了景德镇市首个商圈综合党委,将周边2582家企业商户分类,设立了5个联合党支部,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基层党建重要内容。
景德镇市突出党建引领,探索构建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为一体的“五社联动”综合服务新模式,大量的群众诉求在家门口得到解决。
“景德镇经验”一大创新之处是:推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在109个社区推行“大党委”制。吸收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物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负责人为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干部提拔重用、评先评优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话语权”、动员力。
将辖区各类党员编入网格党支部,由符合条件的社区干部或网格员担任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巡查走访,组织动员居民参加活动,为群众做好日常服务,百姓许多“急难愁盼”在社区就得到了解决。
可以说,推行“大党委”制后,实现了党建“一子落”、基层社会治理“满盘活”。
社会组织“小分队”壮大成为“集团军”
珠山区里村街道马鞍山社区的食品公司宿舍有50余户居民,多年来一直共用一个总水表。由于水管老化、地下漏水等原因,出现经常断水、分摊水费偏高等问题,居民意见很大。而要安装一户一表,则面临高额费用,大家有些犯愁。
随后,居民们求助马鞍山社区“580我帮你”调解团。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齐菊英多次找有关部门和单位寻求支持,减免了部分费用,还减免了施工破路押金等,使得供水管网改造如期完工。
景德镇涌现出很多类似“580我帮你”的社会组织,如“名辉调解室”“百姓说事”“青年创客”“暖心加油站”“圆桌议事”“民情议事”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乐平“帮帮团”成员由刚成立时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800多人,常年活跃在25个社区,在2021年12月15日举行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
“‘帮帮团’‘580我帮你’的出现,让我们找到了创新社区治理的新方向。通过培育新型社会组织,搭建一个全新的社会治理平台,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胡春平如是说。
景德镇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实施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三年行动,社区党组织加强领导,给予提供活动场地等支持,孵化发展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主要有四大类:志愿服务类,组织热心市民特别是退休干部、大学生等,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守护校门安全等公益活动,如乐平“帮帮团”;矛盾调解类,组织“五老”、律师等化解社区纠纷,如“580我帮你”调解团;平安巡防类,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守望、平安巡查等,如珠山区“妈妈防火团”,每年消除火灾隐患数万处;乡风文明类,配合社区党组织,劝阻不良风气,如乐平市“移风易俗服务团”。
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城市,有着天然的开放基因。社会组织能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培育的过程中,一个个分散而立的“小分队”不断壮大成为“集团军”。
兴趣小组变“陌生人”为“一家亲”
昌江区鲇鱼山镇居民徐桂莲因一起故意伤害案曾多年上访,在当地“嫂子帮帮团”的倾力帮助下,放下多年心结,主动请缨参加志愿活动。
“嫂子帮帮团”成员是一群“4050”妇女,她们利用本地人熟、脸熟和有经验、善交流的优势,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努力的方向。按照“你点单、我服务”,针对性地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爱心辅导作业”“亲情连线”“助农锄草”等特色志愿服务,实现了便民服务“零距离”和服务效能“最大化”。如今,“嫂子帮帮团”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成为一个镇总团、15个村(居)分团共计200多名志愿者,形成了一道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美丽风景线。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各类商圈市场、商业文创街区、商居合一等新业态纷纷涌入基层社区,“景漂”“景归”一族在社区聚集,各种新现象、新矛盾逐渐显现,这是景德镇市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成长烦恼”。“嫂子帮帮团”这类社会兴趣小组的出现,恰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类“烦恼”。
“城市化的加快造成‘陌生人社会’,邻居对门而居却不熟悉。我们指导推动社区多方创造条件,引导发展群众兴趣小组,促进互动构建新的‘熟人社会’。”景德镇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130余个社区组建广场舞“大妈团”,定期开展活动,并参与邻里纠纷化解、文明行为劝导等工作;成立的272个“健步走”小组,吸引5万余名群众参与,覆盖全市122条主干道和84个社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开展治安巡逻;全市专业体育社团向社区延伸,指导组成各类“球队”近千个,群众普遍反映,“运动的多了、赌博的少了,交友的多了、吵架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