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00后在面试时要求老板‘不可以对我发火’”这个话题火了。一个00后在面试时向老板提出“不可以对我发火”,对方也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在工作中真的没发过火。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小伙子好样的”“说出了我不敢说的话”。
与此同时,“对于不喜欢的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也没用”“专业不对口不重要,延续梦想才重要”这些00后的职场法则,同样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这里面有调侃“00后对职场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也有感慨“年轻真好”的,当然也不乏有“支持”的声音。
前不久,“首批00后毕业生即将踏入职场”的话题也登上了热搜。热搜中,那些职场 “画风”和人们印象中的打工人截然相反的00后,总是自带流量。类似的职场个例也会被放大,而00后好像也变成了一种“改变职场”的符号,被贴上了标签,也被寄予了想象。
但仔细阅读此类文章,可以发现文章中的事例是口述,也是个例,普遍性乃至真实性都是存疑的。当下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在就业岗位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能够随心所欲地炒老板鱿鱼、一言不合怼领导的00后未必会很多。
看起来,相当一部分00后职场人给人的印象似乎很“自我”,但这种“印象”未见得是普遍的。人们对于这种“印象”而引发的讨论,更像是在传递着某种情绪,那就是人们对于一个更温柔、更人性化、更尊重个体的职场环境的期待。而00后,则被当作方便寄予这些期待的“符号”,成了舆论场上的常客。
“不接受加班、反职场PUA、不被领导拿捏”,与其说这是00后职场人的“特殊要求”,不如说是打工人内心的真实诉求,无关年龄,更无关是“XX后”,都希望摆脱很多职场潜规则,获得更加温暖的职场空间。
要达成这样更透明化的规则和更加平等的职场人际关系,单靠00后来改变并不现实。我们指望着00后来改变职场,但更要看到00后只是职场的初涉者,职场并不只有00后,一代代人都在职场上。每一代人对于一个职场来说,都是关键的一环,共同构成了职场生态。
另外,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这些00后,正面临着“社会化”和“职场化”带来的双重考验,他们在这样的考验下摸索和成长着。这些初入职场的00后也不妨客观看待与校园化不同的工作规则和逻辑,——那些与校园环境所不一致的细微之处,如何拿捏,如何调整,如何适应,也是自己走上社会所必须的一课。
00后的职场生活总能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某种程度上,这类话题背后往往有着某种共同的情绪。我们期待着有冲劲有梦想的00后加入其中,也期待着能有更简单更纯净的职场环境接纳他们,这也是所有人需要为之共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