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让盲盒营销不再“无下限”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檀杉杉 曹聪
“针对校园周边盲盒乱象,检察建议及时、精准,监管部门整治迅速、成效显著,我替家长感谢你们!”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检察院围绕校园周边盲盒整治公益诉讼进行公开听证,全国劳模陈屏华作为听证员,为检察机关主动履职的做法点赞。
这场听证会要从一条投诉线索说起。“孩子趁我不注意,拿压岁钱买了1500元的奥特曼盲盒和文具盲盒,更让人生气的是盲盒中的笔很多不能用,这种情况有人管吗?”2021年11月10日,虎丘区检察院检察官朱晓丹在该院公众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平台”上收到陈女士的投诉。
同样是学生家长,朱晓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条公益诉讼线索,便立即带队到被投诉的学校周边店铺开展摸排调查,他们选择在某小学放学高峰时段前往学校外的文具店蹲守。当放学铃声一响,一群小学生涌进店中,将摆放盲盒的柜台团团围住。其中有个学生一次性买了近200元的盲盒,还和同学约好明天继续来。
“盲盒里是啥文具,具体质量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现在学生就喜欢这种神秘感,卖得也好,虽然里面的东西可能不值这个价格。”这家文具店老板告诉朱晓丹。
近年来,盲盒逐步成为“图新鲜”的一种消费新趋势,在“万物皆可盲盒”浪潮中,未成年人占比高、易成瘾,加上缺乏判断力、辨别力和成熟的消费观,最易被商家“割韭菜”。
朱晓丹和同事在走访中发现,店铺中售卖的文具盲盒、玩具盲盒还存在无厂名、厂址、电话、许可证号、生产日期等问题,属“三无”产品,有的盲盒外包装还标识着一些不良图画。
仅暗访了一家小店就发现诸多问题,那其他中小学校周边商店是否也存在同样问题?随后,该院未检检察官组队兵分两路,摸排调查了辖区中小学校周边近20家店铺,均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盲盒产品属“三无”产品、伪劣产品、标签标识低俗等情况。
拆开盲盒是“惊喜”还是“惊吓”?这种瞬间“不确定”的游戏感,带给未成年人期待和刺激,这种带有赌博式的消费心理,满足了未成年人的社交需要,让人易沉迷,也助长了投机心理和攀比心理,养成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2021年11月16日,虎丘区检察院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立即对校园周边文具盲盒、玩具盲盒开展专项整治,及时查处、扣押、没收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三无”产品、伪劣产品,约谈销售低俗产品的商家,下架相关产品等。同时,该院还联合教育部门,通过“致家长信”的方式提高家长、学生辨别能力,学会理性消费。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及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2021年12月28日向检察机关回函表示,已对45家文具盲盒、玩具盲盒销售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对12家销售的不合规产品作下架处理,对5家销售不合格产品的销售单位立案查处。
整治成效如何?有无必要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对此,检察官对整改店铺进行抽查暗访,没有发现“三无”、伪劣、低俗产品。为确保公平公正,虎丘区检察院召开校园周边盲盒整治公益诉讼检察听证会。
盲盒问题也引发了听证员们的热议。“为加强对校园周边玩具、文具盲盒的监管,能不能尝试溯源治理?引导商家对销售的商品进行全流程登记,倒逼商家规范经营。”张家港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张亚萍作为此次听证员献出良计。
各听证员在充分提问、审慎评估、认真评议的基础上,一致认为目前整改到位,没有继续提起行政诉讼的必要,希望市场监督管理局能够形成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共同当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盲盒营销的商品,很多时候不是‘真需要’,只是‘超想要’,这些涉世未深、懵懂无知的孩子们很难抵制盲盒的诱惑,检察机关要充分用好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这把‘利剑’,凝聚多方合力,让盲盒营销不再‘盲无下限’,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虎丘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王叶表示。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