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不只是教学生做西红柿炒鸡蛋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及服务性劳动,并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不同的实践内容和要求。
劳动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我而言,是儿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6岁起,每天放学回家,我的身份便转换为家里的重要劳力,做饭、洗碗、挑水、浇园、放牛、砍柴等家务,基本被我和弟弟包了。农忙时节,父母干犁田、靶田、挑谷子等重活,我就帮家里割稻、插秧、捡棉花等。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校每个月都有一天安排的是劳动课,一般会去5公里外的山里采茶叶。总之,劳动是那个年代农村孩子的必备技能。
时过境迁,现在的孩子与劳动尤其体力劳动渐行渐远。在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务工,除了老人还在坚持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很多农田都荒废了,孩子自然鲜有机会接触农活;在城里,孩子们大多忙于各种学习,倘一时兴起,想参与一些家务劳动,不少家长经常阻止说:“你好好学习、好好玩,这些我来做”“这个你不够力气拿,我来吧”。
劳动让位于理论学习,是人们的普遍认知。殊不知,知识构成很复杂,除了来自书本,很多还源于劳动实践。一个不参加劳动、不会照顾自己的人,日后生活难免碰壁。长期不劳动或远离劳动,还可能剥夺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错失观察、分析真实社会的宝贵机会。重视劳动课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齐头并进,五育并举,而不是只会读书与考试,进而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雨与坎坷。
我注意到,《标准》针对各年龄层次的学生的学段目标进行了详细设定,比如烹饪与营养方面,5-6年级的学生要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这样的具体规定看似有操作难度,但菜或汤的出品与味道如何,应该是其次的,重点在于让孩子体验劳动过程。
需要提出,各地对《标准》的执行与实施不宜过分地机械复制与照本宣科,而应将“劳动”进行本地转化,将劳动与地方特色、社区产业、民俗与传统等进行有效融合,多鼓励开展一些“因地制宜”与“联结社区”的劳动与实践。
在我生活的广州,有学校邀请周边医院的医护工作者教学生用中药做美白、祛斑、祛痘面膜;有学校邀请海洋科学家指导学生制作各式精美的贝壳摆件,带领大家去海滩捡拾垃圾,用实际行动保护海洋环境;还有学校将劳动课与饮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部分2-3年级学生对猪脚醋、鸡脚醋、鲫鱼醋等地方美食的制作流程如数家珍,不少高年级同学早已是家里的“大厨”了。
总之,鉴于不同地方办学条件不同,不同学校的资源禀赋各异,各地在具体推进与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除了完成“规定动作”,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地方特点,创新性地推进劳动教育,使其与区域基础及社区文化有机融合,做到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姚华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