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5月9日电题:生活更“巴适”!山城步道、特色公园成重庆新名片
新华社记者王金涛、周凯
尽管位于立交桥旁的狭小斜坡地带,但重庆市江北区石子山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却功能丰富:青青草木错落有致,环形塑胶跑道整洁清爽,台风地震体验馆趣味横生,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种类多样。
家住石马河街道康和园小区的59岁居民卢开英,经常带着孙子来这里游玩,她告诉记者:“我从家里走过来也就10分钟,这里有滑梯、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一些高科技设施,大人小孩都有玩的,这公园整得‘巴适’!”
四座山脉纵贯全城,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以“山水之城”闻名的重庆在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地势起伏、坡坎崖多、用地紧张等难题。对此,重庆市近年来在城市有机更新、品质提升中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地形地貌和历史文脉,着力用好边角地块、串连慢行系统、植入人文元素,以山城步道串连街巷、滨江、山林,并建好群众身边的社区、坡坎崖等特色公园,留足亲山近水的公共空间,形成了城市新名片。
石马河街道石子山片区居民小区较多,由于紧邻交通要道,过去缺少休闲场地。江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曾娜介绍,针对居民需求和用地矛盾,江北区对石子山立交桥旁的这一闲置斜坡“精打细算”、立体设计,建成了面积近1.5万平方米的防灾救援主题公园,不但健身功能齐全,还应用VR等技术普及防灾知识,自2020年底投用以来,深受周边居民欢迎。
行走在嘉陵江畔4.1公里长的北滨路漫行步道上,一片片由蓝花楹、桂花树、木春菊等多种绿植构成的“微园林”点缀其间,沿途分布着书屋、咖啡馆、党群活动驿站等公共设施。每逢夜幕降临,许多市民在这里跑步、散步和读书。
家住北滨路片区的市民邹晓喜欢跑步,她说:“几年前这段滨江路只有3米左右宽,跑步空间不够。如今,政府将滨江路扩宽到15米,不但建了自行车道和跑道,还安装了智能体测设备。面对好风景,在家门口跑步更让人愉悦。”
记者从重庆市城市管理局获悉,截至2021年底,重庆市利用中心城区边角地建设109座小而美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绿化美化边坡崖壁等1300多处,累计建成各类公园2000多个,让市民在家门口就有“健身房”“小花园”。
重庆市还将山城步道和公园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相融合,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催生了文旅经济新业态。
紧邻重庆知名景点洪崖洞的戴家巷,是建在悬崖上的老旧居民小区,保留着一段重庆老城墙。走进戴家巷,穿过古朴的城墙,便是一条贴着悬崖而建的蜿蜒险峻步道,步道旁的黄葛树、吊脚楼、老店等“老重庆”元素,与对岸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风光相得益彰。
外地商人尤玮见证了戴家巷的蝶变:“2014年我刚来这里租房的时候,小区很破旧,崖壁上全是垃圾,很多老居民都搬走了。2017年底,政府开始改造小区、建设步道,去年1月全新的戴家巷开放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很多老居民又搬回来了,我也在这里开起了茶舍。”
戴家巷步道项目建设方负责人刘有洲说,在步道建设、新增绿化等微改造中,共修缮老旧住宅16栋,建成人文老街、渝味生活等商业区,惠及近千户居民,让这个老旧小区焕发出了新活力。
重庆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爬坡上坎是重庆的出行特色,为打造绿色便民道、山水游憩道、乡愁人文道、城市风景道,重庆市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街巷、滨江、山林”等类型山城步道17条、约353公里,目前已有10条、约300公里完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