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宜县县城驱车前往该县高岚乡盆西村,平路40分钟,山路半小时。在这个位于海拔334米的村庄,记者看到已经通了公交车,还有上百亩鳗鱼基地,山羊、桔子树、两层小楼房处处可见,眼前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据村民介绍,是“水”让这里走上了小康路。
盆溪村是高岚乡唯一一个坐落在山上的行政村,作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素有“盆在山上,溪在天上”之说,“盆在山上”说的是山形犹如一个倒扣的水盆,“溪在天上”说的是要靠天喝水。“干死蛤蟆,饿死老鼠”是它的真实写照。
以前村民上山下山一个来回要两个多小时,就地取水也困难,下山挑水困难,“喝的是窖水,苦涩。”金刚石下村小组村民钟文华介绍,“干旱季节,基本上是在石头缝里找水喝,每天天微微亮就出门了,习惯性排队取水,起的早还好,起晚了挑空桶子回去。”
为解决喝水问题,这里的几代村民尝试过打井,50米、80米、100米等,均因地势高、砂质土壤漏水严重而出不了水。“水哪是说通就通的”成为历史无奈。
2018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这里带来福音,为把山脚的自来水源源不断地运到该村,要把3万多米的自来水管铺到位,还要在海拔152米、250米的山腰处各建一个加压房,哪条路最近、怎么铺省时、铺哪边牢固都经过好好规划,乡村干部们带领施工队从坡底爬到坡顶,从山的这头翻到山的那头;有的村小组只有一两户人家,坡陡路窄,车辆无法驶进,就用双腿和肩膀铺通“最后一米”。由于山上没有水,和水泥、砌砖都无法进行,干部们就轮流开着私家车把水一桶桶地运上山,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地干,硬是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两个月的工程。就在当年年底,7个自然村408户村民如期用上了干净清澈的水,饮水问题彻底解决。
婆管壁村小组村民潘传水,土生土长了30多年,他说:“原来用水都是用扁担挑,有时候干旱要走好远好远才有水,现在自来水通到了家里,再也不用走山路挑水了。”
“水” 翻开了这个小山村新扉页,加速奔富路。村里发展了鳗鱼养殖、大棚蔬菜、山地西瓜、紫玉杨梅等特色产业发展,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效。游鱼塘村小组村民钟红红,毅然回到村里办起了养殖业,创立了专业种养合作社,养鸡300余只、养牛10头、养山羊60余只,预计年收入20余万元。2020年,外商投资的鳗鱼养殖基地项目引进,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20个养殖水池,目前已完成6个,今年 3月开始投产。
近三年,村庄入村主干道拓宽至3.5米,入户便道实现户户通,通上了公交车;7个公厕建成,农户户厕改造完成率100%,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里光伏发电分红3万多元;晓康驿站兑换物资43000余元 ,实现群众微心愿179个;开发公益性岗位9个;人均年收入达到了8000元以上。如今的盆溪,“盆在心上,溪在水管里”,返乡创业人士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分宜县融媒体中心 黄传庚、高岚乡 黄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