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9%受访大学生网上“看戏”——
这届年轻人愿做“戏中人”
“劝千岁杀字——得啦个咙个——休出口——”几句戏词不自觉地从高铭遥嘴里“溜”出来。从七八岁时在历史典故的熏陶和姥爷的影响下开始喜欢京剧至今,这已经是他的“日常”。粗略统计,这位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年轻“老票友”2021年在线下看了16场戏,到其他城市旅游时,赶上哪位名家演出,他都要去看。“去年我去了一次北京,专门去看了‘四大须生’之一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展。”
到离家近2000公里的济南上大学后,粤剧成了易倩莹的乡愁。别人的歌单里是流行音乐,她的歌单却是《雪燕南飞》《浪淘沙》《天涯歌女》《帝女花》……清一色的粤剧。从小在广东佛山长大,看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被搬上荧幕,她由衷地高兴:“更多人有了了解它的途径。”这部电影在B站评分9.9分,8000多人参与评价,播放1276万次,1.1万人评论。有人在评论区讲述了自己和闺蜜穿着汉服去电影院观影的经历;一位陕西网友“发来贺电”,感慨“啥时候我们秦腔也能有这么大排面就好啦”;有人关注到字幕是中英双语,“对国粹推广很有意义”;还有一位网友感慨,“这是我能低价享受到的人间艺术瑰宝吗”?
近年来,戏曲电影、戏腔演唱等戏曲衍生表演涌入人们的视野,一些戏曲界人士在网络“出圈”,戏曲和年轻人的碰撞开始以另类形式出现。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21所高校的1531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78.51%受访者曾接触过戏曲或相关衍生表演,其中,58.15%受访者在网上看戏腔演唱、戏曲手势、穿戴等戏曲衍生视频,46.26%通过电视、收音机收看或收听戏曲节目,34.53%在网上看戏曲节目,31.11%到线下剧场观看戏曲,20.22%曾在学校的戏曲相关活动上观看戏曲,13.56%曾到电影院看戏曲电影。
新平台上遇见年轻人
“老式的电视机里传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小小的屏幕里是一群穿着红粉色艳丽服装的演员……”将时针拨转至10年前,就读于九江学院的王鑫回忆起自己对戏曲的初印象。彼时正读小学二年级的她随着爸妈一起去看望外公外婆,却不由得被电视里“新奇”的唱腔吸引了注意力。“当时的我只知道外公很喜欢看这样的节目,但戏曲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还是有一些晦涩难懂的。”
再识戏曲,是大学课堂上。“在影视鉴赏的时候看了电影《霸王别姬》,被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打动了。”在王鑫看来,张国荣在台上一边落泪一边演出的桥段最让她难以忘怀,“华丽的戏服随着婉转的唱腔飘动,最深的感触就是‘太美了’。”
就读于安庆师范大学的靳雨莹早早便听闻,黄梅戏专业是学校里的特色学科,简单了解过后,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学院开设的黄梅戏曲艺俱乐部。现在,她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学姐发布的黄梅戏经典选段表演视频。靳雨莹直言,她非常看好这种创新推广戏曲的形式,“戏曲在年轻人当中的流行度亟待提高,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有助于戏曲文化的推广。”
高铭遥、蔡筱君、王鑫和易倩莹与戏曲的初始,无一不是在祖父祖母家的电视机前。而今天的戏曲引路人,正在从祖辈的客厅向网络空间延展。中青校媒调查显示,网络是受访者观看戏曲及衍生表演最主要的场所。8.82%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观看戏剧及衍生视频,8.99%较多观看,44.26%有时会看,35.11%较少观看,2.83%从来不看。21.92%受访者观看这类视频的方式是主动搜索,18.49%被身边朋友推荐而观看,50.77%被App推送并点击观看,8.82%通过其他方式观看。受访者的关注点包括舞台故事(61.56%)、戏曲唱腔(48.17%)、戏曲表演形式(43.09%)、服化道(40.85%)等。
常在网上冲浪的年轻人并不排斥戏曲,反而有成为互联网“看戏主力”的趋势。抖音发布的《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在线观看国家非遗戏剧相关视频的观众中,90后、00后观众占比超50%。
周美慧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现在已经是北京京剧院的青年演员。演出排练之余,周美慧喜欢拿手机记录下京剧演员台前幕后的故事。去年6月,剧团上演《沙家浜》,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前需要风声和雷声烘托气氛,当时很多演员在侧幕条(为了防止穿帮,用来遮挡两侧副台的幕布——记者注)用扇子和铁板进行拟音,周美慧把这一幕拍下来发到网上,很多网友留言“原来是这样”“之前一直以为风声雷声是音乐伴奏”。演出前后的排练、试音、抢妆,周美慧都会做成视频分享给大家,“通过演员的视角,带大家发现京剧更多有意思的地方,让观众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走到剧场看戏。”
在高铭遥的印象里,京剧从不会固步自封。在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世济就提到,希望电视上能呈现更多京剧表演。“当时有很多人认为,大家都去电视上看京剧了,谁还来剧场看表演呢?但李老觉得,大家都在电视上看到京剧,成了我们的票友、戏迷,才会有更多人来剧场看戏。”
李世济30年前的一番话让高铭遥感慨良多。1993年,电视正在“走进千家万户”的路途中,和今天的直播、短视频一样,立于潮流前沿。30年前老艺术家对大众传媒力量的感知,在今天的戏曲人身上延续。高铭遥经常看凌珂等青年京剧演员的直播。这些演员不仅自己唱,还和业余票友连麦,教票友怎么唱。“那可都是‘角儿’!‘梅花奖’得主教你唱戏!”高铭遥相信,这些名家登上最潮流的舞台,带上京剧“5G冲浪”,隔在戏曲和年轻人中间那层“窗户纸”被捅破了。观众在哪儿,戏曲就在哪儿,“没那么遥不可及”。
新形态里碰见新戏迷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63.23%受访者认为,一些戏曲衍生表演形式或产品,如戏曲普及视频、戏腔演唱、戏曲电影等,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戏曲;62.90%受访者认为创新的表现形式值得宣扬。
王鑫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上戏416女团”的视频:“第一感觉是惊艳,直观的视听觉冲击配上评论区详细的科普,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戏曲文化的方式。”
2021年11月初,“上戏416女团”火遍全网,网友的好评接踵而至——“果然老祖宗的文化遗产真香”“我只听了100遍而已”“国粹才是顶流”。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成员之一边靖婷曾表达,她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人们敲开京剧之门。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29.20%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集文化与美感于一身的戏曲;16.00%受访者认为,戏曲是传统文化精华,但有些过时;而有38.01%受访者认为,一些戏曲转化的表现形式,如戏歌、戏腔演唱等很时尚。
2004年,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世界巡演,引发轰动,有媒体报道称其“使得昆曲的观众年纪下降30岁”。青春版《牡丹亭》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巡演,在今年年初举办的“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上的演出,开票第二天票就售罄了,还应观众要求加演了一场。
戏歌、戏腔演唱、戏曲电影……戏曲文化的“跨界”为其争取观众的同时,创新对戏曲到底是好是坏的争议,也从未中断。调查显示,54.58%受访者认为适度创新可以,但不要掺杂过多东西而不伦不类;29.62%受访者认为需要警惕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烂俗改编;11.56%受访者认为改变形式会破坏戏曲本身的意蕴;10.15%受访者认为戏曲的“跨界”破坏了戏曲本身的结构和体系。
在京剧演员周美慧看来,“传统的京剧剧目不能随意糟改,而这些戏曲的有机创新,挖掘整理新剧目,或者根据当下的社会创作新的剧目,也确实受到了很多年轻朋友的喜爱。”
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尚长荣曾表示,“如今,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很多网站、App成为戏曲展示平台。许多戏曲院团和戏曲人都在上面开通账号,以短视频的形式普及推广戏曲。信息时代,戏曲人不应墨守成规,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小的一方舞台。网络上短平快的传播手段,也的确能快速拉近与网友的距离、培养潜在的观众。我们不应排斥,但同时也要注意尺度和分寸,万不可恶搞,偏离戏曲传播的初衷。”
“上世纪60年代,老一辈京剧艺术家马连良先生、谭富英先生等创演《赵氏孤儿》,就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现在非常‘出圈’的《穆桂英挂帅》,本来是豫剧曲目,梅兰芳先生把它改编成京剧,结果一炮而红。”高铭遥的记忆储备里,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博采众长才能成为大师”。
这届年轻人愿做“戏中人”
戏曲最吸引高铭遥的,是戏中的故事和戏文的表达艺术。“就拿这句来说,‘臣愿学严子陵垂钓矶上,臣愿学钟子期砍樵山岗,臣愿学诸葛亮躬耕陇上,臣愿学吕蒙正苦读寒窗。’我们京剧有句话叫‘四贤四雅四季花’,形容这一句话里就有4位贤士、4个典故。”
“可惜的是,戏曲在年轻人当中仍算是小众爱好。”王鑫直言,承载了较大故事量的戏曲还不是特别能吸引年轻人,“随着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人对表现力、节奏性强的说唱类音乐更加感兴趣。”
随着声色各异的流行文化变换着各种姿态,想尽办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戏曲这类传统艺术常常曲高和寡,“票友”一词对年轻人而言,也显得老派而陌生。观众的稀缺和局促的市场紧密相关,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登记在册的京剧、昆曲类演出机构145个,从业人员8076人。 当年京剧国内演出共3.1万场,观众1854万人次,收入合计19.3434亿元,其中包含财政拨款14.8431亿元,纯市场化票房收入只有4.5亿元。
“不能作壁上观”成了一些爱戏年轻人的共识。京剧表演艺术家、马派老生传人张学津晚年被病痛折磨,却加快了收徒的速度。2012年9月,身患肝癌的他已经卧床不起,躺在病床上也得给徒弟说戏。“老艺术家就怕走后没把前辈传下来的东西全教给弟子。”还有很多当代戏曲人,都特别希望看到年轻人学戏,很多人愿意不收学费,把一身本事倾囊相授。这些故事让高铭遥也不自觉地把自己纳入京剧传扬人的行列。“影响力大、传播力广的戏曲人多做一些,我们这些喜欢戏曲的年轻人力量有限,但能做小事儿也要多做。”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60.98%受访者希望戏曲专业人士多用创新形式展示戏曲,60.65%受访者希望年轻戏曲人能多为戏曲传播贡献力量,50.17%受访者希望媒体、自媒体等多传播戏曲文化,35.94%受访者希望短视频等平台可以对一些专业人士进行认证、对鱼龙混杂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管理。
蔡筱君身边有一些河南朋友,“他们哪怕不听戏,也能唱几句豫剧。”这样扎实的群众基础让蔡筱君羡慕。这也是高铭遥常常琢磨的问题。有一次他在剧院里看京剧名段《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旁边有一个年轻人悄悄问同来的人,台上的角色是不是武则天。高铭遥哭笑不得却也十分理解,“这一段讲的是明穆宗死后,李艳妃垂帘听政的故事。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很难看得明白。”许多戏曲中的历史故事、戏剧角色对人们来说颇为陌生,加上戏词大多是文言文,听不懂成了观众被“劝退”的一大原因。
蔡筱君在社交平台有2000多粉丝,他发布的短视频有一大半都和京剧有关——京剧妆容、京剧选段,还有不少参加京剧活动的内容。他希望尽可能将京剧中的内容还原成日常生活的故事。偶尔开直播,他就把经典剧目的故事拆成大白话讲给观众听。“讲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戏,讲人物、讲剧情,讲一会儿再唱几段。”蔡筱君觉得自己讲得不如专业老师细致,但是“特别好玩”。
易倩莹曾就读的小学是粤剧特色学校,2018年,学校还举行了粤剧进校园10周年展演。她在朋友圈看到老师、同学发了表演有线上直播的消息,专门在直播间“蹲守”。看到舞台上的小学弟、小学妹,当年的自己浮现在眼前。那时粤剧“身段操”是每天课间操的必备“节目”,小小的她站在班级最前头,担任领操员;还有粤剧名家到学校指导、粤剧社团的同学把苦练多时的剧目搬上舞台……
那些年耳濡目染的痕迹就嵌在她的歌单里,“最喜欢1957版的《帝女花》选段《香夭》,被重新演绎了一遍又一遍,仍是经典中的经典。”婉转的戏曲常常在在她的寝室里环绕,“明月照海滨,万里流银,玉宇无尘,花香暗飘近……”(见习记者 毕若旭 程思 罗希 王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