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评论员 阳柳
“从严从紧做好人员离沪管理,坚决防止疫情外溢”,26日的发布会再次强调了上海严格实行“非必要不离沪”。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上海针对离沪工作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离沪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在机场、车站等道口做好查验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人员输出。二是对已经到外地的密接者、次密接及其他高风险人员,及时向各地发出跨区域协查函,纳入当地疾控部门属地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市工作对接、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三是进一步落实防外溢主体责任,对援沪方舱建设人员、货车司机、援沪核酸采样人员等重点人群严格闭环转运、严格撤离安置。
可以看出,在恪守“非必要不离沪”“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人员输出”的前提下,上海针对确需离沪人员进行了精细化区分,针对不同群体给出了精准性防控措施,建立了一套闭环、高效、科学的管控体系,能够保障“最大限度防止疫情外溢”。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措施并非此次发布会上首次提出,而是本轮疫情以来上海一直在做、目前仍在进行、且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在不断完善的工作,“防止疫情外溢”更始终是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大重点。
早在3月12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发布消息:市民非必要不离沪,确需离沪的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来沪返沪的人员须持有抵沪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在4月22日起开展的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中,“防外溢”成为行动之一。
上海疫情防控到了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防止疫情外溢绝非可有可无的“自选项”,而是和检测筛查、转运隔离等同等重要,是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的一道必答题。这既是因为,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力和隐匿性更强,防控需要有全局观和联防联控思维;也因为上海国内外交往极为频繁,防外溢关系到周边兄弟省市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大局,上海需要主动作为、担当担责,啃下这块“硬骨头”。
当然也要看到,在“非必要不离沪”的前提下,因为兄弟省市援沪、产业链供应链保障等需要,绝对的不流动也是不现实的。比如,货车司机要跑起来才能运送物资;援沪“大白”完成任务后,要及时赶回去承担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同样需要省际协调。防疫情外溢重要,满足特殊群体的流动需求也很重要,只能以看起来“麻烦”实际精准有效的细致管理来兼顾。
针对“网上看到上海在劝外地人返乡”的传闻,昨日上海发布解释称:上海针对外地来沪且在沪无固定住所的社会流浪人员,如有困难,将帮助其离沪。网络传闻,可能是对这个信息的误读。回应既及时澄清了事实,打消了一部分人的顾虑,又提供了信息增量,可以让有需要的人员得到帮助,是公共服务与受众的良性互动。“非必要不离沪”是底线原则,尽力帮助困难群体是城市温度,是问题的一体两面。
疫情防控是全国“一盘棋”,减少人员流动,坚决防止疫情外溢,上海对此始终有着清醒认识,更坚决落实到行动中。这对同时面临着防市内疫情扩散和防止境外输入的上海来说,意味着要克服重重困难和压力,城市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都要经受更大考验,但上海责无旁贷,唯有知难而进,始终从严从紧、抓实抓细。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