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只为青山猿鸟乐

2022-04-23 10:01 光明日报   陈文韬  阅读:467 

  【生态聚焦】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努力结出累累硕果。”

  ——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

  “柏家渡西日欲落,青山上下猿鸟乐。”千年之前,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被流放海南时,曾用这样的诗句描摹海南山区的盎然生机。

  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岛屿性”热带雨林,面积占全国热带雨林的近三分之一,是世界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全球保护意义。

  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全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海岛绿心”与“海南水塔”

  古木参天、鹿鸣猿啼……地跨五指山、琼中、白沙、东方等9个县(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处海南岛中南部,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八分之一。这里所在的中部山区是海南岛的生态制高点,涵盖了岛上95%以上的原始林和55%以上的天然林,被誉为“海岛绿心”。

  同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也是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海南岛主要水系的发源地,为海南人民提供着稳定的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源,并在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净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实的“海南水塔”和“海岛之肺”。

  这里拥有热带沟谷、低地雨林和山顶云雾林等多样化的生境,孕育了3653种高等植物和540种陆栖脊椎动物,更滋养着海南长臂猿等众多热带特有、中国特有、海南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物种,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这些都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绿色根基和生态之本。

  然而,近代以来,受人口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海南岛的热带雨林面积急剧缩减,对热带雨林生境高度依赖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锐减——历史上曾在全岛广泛分布的海南长臂猿到1980年前后仅存于昌江县霸王岭一带,数量仅余7~8只!危机之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等一系列保护地设立,天保工程等林业工程实施,海南中部山区的热带雨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恢复,但仍面临着低海拔基带植被缺失,热带雨林的碎片化明显、整体性不足等问题;海南长臂猿、坡垒、海南翠柏、霸王岭睑虎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小、分布区狭窄、生境隔离……海南热带雨林的保护进入了瓶颈期。

  时间来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为海南热带雨林保护开出了最好的药方。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21年10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标志着海南热带雨林的保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统一管理打出建设“组合拳”

  如何破解热带雨林保护面临的问题,高质量建设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方案实施以来,这成为摆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公园建设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坚持生态立省,海南省委、省政府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作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并位列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志性项目之首,举全省之力强力推进:秉承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瞄准热带雨林保护存在的问题,推动国家公园的体制机制创新,抓热带雨林的保护与修复、促海南长臂猿的保护、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套套“组合拳”打得虎虎生威: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通过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了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等中央部委和省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等省级部门以及相关县(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沟通协调机制,高效推动国家公园各项建设;

  ——开创“管理局—分局”两级扁平化管理体制,整合了国家公园涉及的20个保护地的管理机构,提高了管理效率;推行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双重管理的国家公园综合执法机制,筑牢了国家公园安全的防护墙;

  ——集中连片整合海南中部山区20个自然保护地,改变了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因处于不同保护地范围而造成的人为割裂;

  ——实施生态搬迁、社区共管和社区绿色发展,逐步构建国家公园共建共治共享体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通过统一管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实现了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对原始热带雨林严格封禁,对受损的次生林进行科学恢复,对缺失的低海拔基带植被进行人工修复,对处于生态廊道等关键区位的人工林进行改造,补齐缺失的低海拔基带植被。同时,加强对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水系源头的保护,治理退化湿地,更加有效地保护热带雨林的原真性、完整性,从而实现热带雨林的世代传承。

  构筑万物共生的和谐家园

  数月前,海南长臂猿喜添婴猿中国海口—法国马赛联合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宣布了一个喜讯:海南长臂猿B群和D群各新增一只婴猿,至此,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已由国家公园试点前的4群27只增长至5群35只。

  为实现对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的有效保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不断加大现有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力度,对栖息地周边人工林进行改造,补植长臂猿喜食植物,建设连通长臂猿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的廊道,加大种群和栖息地监测力度。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已初见成效,种群持续增长,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栖息地质量逐年提升。

  以坡垒、海南翠柏、海南坡鹿、小瓜水獭、圆鼻巨蜥等为代表的珍稀动植物和散布在国家公园内的古树名木、集中连片分布的海南油杉等原始群落是国家公园珍贵的基因资源,也是海南自然历史变迁的见证者。近年来,国家公园通过建设珍稀植物数据库、种子资源库,实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在对动物迁移地造成明显阻隔的道路、河流等敏感区建设动物通道等措施,实现对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

  千百年来,海南中部山区的黎、苗等少数民族群众与热带雨林环境和谐共生,是名副其实的“雨林民族”。国家公园通过招聘生态管护员、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等引导原住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同时,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通过特许经营,在一般控制区发展生态体验和相关绿色产业,在国家公园周边合理建设入口小镇,扩宽原住民增收渠道,使中部山区的黎、苗等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国家公园生态红利,与国家公园形成利益共同体。

  作为国家公园建设事业的从业者,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树立“国之大者”的大局观,高质量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世界濒危物种和热带雨林保护的生动范例,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硕成果。

  (作者:张天星,系国家林草局西南调查规划院保护地规划处副处长、工程师) 【编辑:陈文韬】

5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