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知识付费怎能沦为“学术生意”

2022-04-19 10:00 钱江晚报   叶攀  阅读:219 

  知网又一次陷入舆论风波——据中科院几位内部人士向媒体证实,网传的知网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中科院各大所正积极应对因停订知网带来的影响。不过,知网方面也回应媒体称,上述消息“不属实”。

  知网收录的文章,大部分来自其购买版权的期刊,也有一小部分来自直接向作者支付较低稿费的文章。大致的行情是硕士生一次性支付60元的现金稿酬和价值300元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博士生则是100元和400元。

  “进价”不高,甚至可能很低廉,但“卖价”却不菲。据悉,个体消费者在下载的时候,知网会收取0.5元/页或1元/页的费用,高校等“集体户”上交的费用,更是动辄几十万乃至百万元计。中科院的“千万级”续订费用,再度刷新了公众的认知。

  社会在发展,知识付费无可厚非,但利用平台的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利润,如此行径值得商榷。在一家独大、疯狂作为“中间商”赚差价的情形下,作者并未享受到其中的红利,用户连连叫苦,至于共享、传播学术成果和资源,早就无从谈起。如何保证知识服务平台能够促进研究良性发展、真正维护原创者权益,已暴露的问题亟待得到更好地解决。

  知网本身并不生产知识,其本质上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作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知网不能一味做“学术生意”,应更多发挥“互联互通”的功能,推动知识的再生产。一言以蔽之,知识付费绝不能沦为一种“学术生意”。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编辑:叶攀】

4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