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品到药品,自制产品切莫冒险“升级”
秋实
近年来,自制食品药品在网络上盛行,从咸菜、腊肉、腐乳到果酒、饼干和糕点,再到减肥酵素、压片糖果、中药茶饮,这些产品被商家打上“纯天然”“无添加”“手工制作”的标签,深受不少消费者青睐。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商家无生产经营资质、无相关标签等问题也被频频曝光。自制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4月13日《法治日报》)
农民自产的水果、米面,用土法自制的特产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外地,可让城里的餐桌与田间地头直接相连,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又让农民增收,进而形成多赢局面。现在还出现认种一棵果树、一片菜地等做法,并且还让消费者在网上随时观察果蔬的长势。消费者在获得新鲜果蔬的同时,还学到了不少种植知识。自制食品销售带上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自然深得消费者喜爱。可以说,为自制农副产品等食品开辟线上销售渠道,是信息时代的一项创举,应该得到支持。
但销售自制食品也有严格的规定,一旦逾越法律法规的红线,就会埋下隐患、催生乱象。比如有专家表示,自产农副产品,即米、面、鲜肉等,这些在网络上销售时不要登记;而只要对农副产品进行了加工,如腌制,再在网络上销售时就必须取得相关许可。如自制水果罐头、蛋糕等,入网食品经营者必须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生产、经营食品的资质许可。自制食品一旦上了规模,搞了代理,甚至形成了生产线,就很可能不再是自产自销,倘若再按自产自销来经营与管理,就容易出乱子。
食品不能轻易自制销售,保健品和药品就更加不能。保健品和药品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生产销售需要具备很高的资质,生产过程也十分严谨,既不适合在小作坊里生产,更不应该自产自销。这就意味着,自制产品从食品领域向保健品和药品领域渗透,是一次危险的“升级”,将给消费者带来诸多风险。
更何况自制的保健品和药品,很容易随意添加成分不明的其他药品,比如往减肥药里添加禁药西布曲明,往保健品里添加“伟哥”等,这样一来,消费者吃进去的所谓“纯天然”产品,很可能是含量不明且副作用很大的药品。造成的结果是,商家所标榜的作用不一定出现,但毒副作用一定会出现。
自制产品“得寸进尺”,原因令人深思。食品这个自制产品的前沿“寸口”没有守牢,相关乱象就容易向保健品和药品这个“尺关”延伸。为自制产品划定更加清晰的红线,用更严密的监管,确保自产自销渠道不被不法行为所利用,并让电商平台尽到内部监督职责、承担失察责任。在多个层面建章立制并强化监管,让自制产品销售回归正常轨道,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避免给食药安全额外添乱。 【编辑: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