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文以化人,廉以养德。新时代廉洁文化建立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上,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我们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三不”一体推进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传承革命文化的廉洁基因,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形态和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传承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是党领导人民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我们要准确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构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核,继承发扬光荣传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传承我们党的廉洁基因。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将清正廉洁作为必备政治品格写在旗帜上。井冈山时期初步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延安时期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面临进京“赶考”的西柏坡告诫全党始终做到“两个务必”。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注重提炼革命文化所蕴含的廉洁理念,充分运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资源,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在红色教育中传承党的廉洁基因,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传承革命先辈的清正廉洁风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李大钊公而忘私,每月将大部分薪水作为党组织活动经费,以致他的夫人常常为日常生活发愁;方志敏在狱中写下《清贫》,“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还有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铁人王进喜,“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民公仆焦裕禄,“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邓稼先,“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书记谷文昌等,他们的廉洁思想、行为和风范,是一部部鲜活的教科书。要深入挖掘革命先辈的廉洁事迹和崇高品格,通过讲党课、看展览、听报告、红色体验等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廉洁的故事,激励党员干部廉以律己、公而忘私、甘于奉献。
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强支撑,在“中国之治”中发挥着引领推动作用。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
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廉荣贪耻、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从党员干部抓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人文素质。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总结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丰富发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我们要深入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与时俱进丰富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要把廉洁文化与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文化相融相通,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治家、廉洁奉公等要求,凝聚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追求。要把廉洁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贯通融合,让文化“软约束”和法治“硬管理”功能相得益彰,形成自律和他律的有效互动,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及时将成熟的廉洁要求转化为制度规范,发挥教化指引作用。“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文化是制度健全发展的精神基础和价值先导,制度是文化的载体。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要注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赵乐际同志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要深化以案促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干部克己奉公、以俭修身。要根据本地方本单位的特点,将实践中较成熟、可践行的廉洁要求转化为制度规范,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范、章程规章,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融入日常工作生活,化风成俗,释放廉洁正能量,促进党员、干部知耻知止知畏,形成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行动自觉。
河南省安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党员干部到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王梓骅/摄)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汲取传统廉洁文化精华,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炎黄子孙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深厚的廉洁文化。文化和旅游、文物等部门要结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大力宣传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倡导廉洁、奉行廉洁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要把廉洁文化作品列入重大文艺创作计划、艺术基金支持范围,组织创作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精品力作。要在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规划中统筹廉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运用数字化和新科技手段,生动传播传统廉洁文化。
挖掘古圣先贤廉洁思想,推动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古代廉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期晏子认为:“廉者,政之本也”。汉代刘向在《说苑•至公》中写道:“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北宋包拯指出:“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南宋朱熹的《朱子家政》,要求子孙后代“临财欲其勿苟,见利欲其勿争”。明朝泰安府衙刻有《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吏不敢慢,廉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文化和旅游、文物部门要科学借鉴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资源,结合自身职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要注重挖掘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的廉洁思想,整理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通过创新性改编和精准、详尽、系统的阐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统廉洁思想焕发时代价值,让党员干部从中吸取养分,不断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借鉴反腐倡廉宝贵遗产,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深刻认识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历史规律,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华五千年历史,不仅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反腐倡廉史。治世乱世、历朝历代的兴亡与更替,“廉则兴,贪则衰”的铁律被反复检验、印证,可见腐败是朝代兴衰更替、跳不出历史周期率的关键所在。要深入研究反腐倡廉历史,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厚植廉洁文化,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三不”一体推进提供不竭的思想源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作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文化和旅游部纪检监察组组长 腊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