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 丨精准识别保物流 靶向发力通堵点——辽宁加快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观察
新华社沈阳4月9日电 题:精准识别保物流 靶向发力通堵点——辽宁加快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炳坤、邹明仲、李宇佳
春暖花开正值项目开工、生产加速之际。今春受疫情影响,辽宁一批企业停产减产、一些地方居家办公,经济按下“慢进键”。近期,辽宁省成立经济运行保障专班,超前谋划、科学安排、有序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复工复产,降低疫情造成的损失,为稳定全省经济发展做好支撑。
保供保畅 瞄准企业物流堵点
“刚开始眼看着物料运不进来,真是着急。”辽宁港隆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姜辉说,多亏政府协调,帮企业办理通行证件,指导企业对货车进行闭环管理,点对点运送物料。现在公司最为紧缺的原料碳酸二甲酯,每天可以发运100吨左右,企业生产逐步进入正常状态。
辽宁港隆化工恢复原料供应,是辽宁着力保供保畅的一个缩影。本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辽宁省成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等11个部门组成的经济运行保障专班,重在研究解决原材料供应和产成品外运、人员返岗和重点物资生产等问题,全力帮助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各地纷纷行动起来。鞍山市组织专班保障鞍钢原料运输通畅,并对全市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形成三级包保帮扶体系,查找企业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大连市“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制定复工预案,落实闭环管理,推动固特异轮胎、大众发动机等企业陆续复工。营口市主动解决运输问题,仅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截至4月7日已经为50户企业办理运输车辆通行证174个,帮助100余户企业办理外来车辆通行证459个……
这一系列“组合拳”,让物流开始动起来,企业逐渐运转起来。辽宁省工信厅数据显示,3月31日以来全省受疫情影响停产的企业,截至4月7日已累计复工873家,复工率超过四成,至此全省因疫情影响停产企业降至1302家。
精准识别 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
生产芯片制造装备的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自3月沈阳疫情发生以来,采取必要生产及研发人员驻厂闭环管控措施保障生产,其多家配套企业分布在沈阳各区以及鞍山、营口等地,封闭初期因防疫管控无法及时供货,导致公司正常生产受到影响。
“我们提出申请后,省市区的工信、营商等部门连夜支持协调,现在我们的原材料可由专车‘点对点’送来,打通了生产瓶颈。”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顾永田说。
既要保骨干,也要保链条。辽宁省经济运行保障专班精准识别,指导重点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维护产业链协同运转。以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沈阳全市集成电路装备企业目前已实现全面复工,预计一季度这一产业的产值增长将在50%以上。
本轮疫情发生后,与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长期合作的铁精粉、石灰石公司因物流受阻而不得不停工,影响了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的生产。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维达说,政府部门疏通物流通道,帮助上游选矿、石灰石企业顺利复产,在此支持下,公司钢产量已经从本轮疫情之初每天4000吨,增长到每天6000吨。
政策“快进” 助力企业纾困减负
4月1日是新一轮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地第一天。早晨7点多,沈阳泰美热力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董艳红就收到退税到账短信。“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在疫情之下不耽误工作,将9万多元第一时间退回,这样的高效令人振奋!”董艳红说。
针对本轮疫情给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辽宁省尽早拨付财政资金,加快落地惠企政策,全力为企业纾困减负。
早在3月下旬,辽宁省财政就调度资金19亿元,提前拨付4月份财力及专项资金80.3亿元,累计下沉财力超450亿元,努力保障疫情防控,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辽宁省科技厅联合省营商局、省税务局等部门,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流程,提高认定工作效率。一季度,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84家,同比增长26%。
4月1日,沈阳市针对中小型市场主体出台纾困解难12条硬核措施,包括对承租市属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权属物业的市场主体减免6个月租金或免费延长6个月租期;为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小微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返还资金;部分用人单位可缓缴医疗保险费,缓缴或降低住房公积金比例等,全力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