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解码余江宅改2.0版:牵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2022-04-06 11:46 人民网    阅读:311 

暮春时节,走进鹰潭市余江区各乡镇,映入眼帘的是秀丽的山丘、平静的湖水、洁白的民居和整洁的村道,一幅幅春和景明的秀美乡村图景徐徐展开。近年来,余江全区1040个村小组旧貌换新颜,而带来这一巨变的正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015年3月,余江作为全国15个试点县之一、江西省唯一一个试点县,率先在全域范围内推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治理宅基地乱象,农村重回“一户一宅、面积法定”的公平起点。2020年9月,余江又被列为全国第二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区),当地干部群众形象地将第二轮宅改称为宅改2.0版。这一次,余江以鹰潭市列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将宅改2.0版作为总抓手,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和目标,将探索的重点放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以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宅改成果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村庄美了,基层治理强了

3月25日,记者走进余江区春涛镇洋源村夏家村小组,在春天和煦的微风中,樟树叶落满了乡间小道。村口的小广场旁,村民正忙着栽种红美人橘树和桃树,眼前一片春光明媚。然而在宅改前,这里杂草丛生、道路泥泞,四处可见露天厕所和简陋的鸡舍猪舍。

“余江的第一轮宅改主要解决了涉及宅基地管理的基础性问题,而宅改2.0版的实践,则是全面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宅改作为突破口和总抓手,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长期有效治理的途径。宅改2.0版可以说是牵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余江宅改办副主任于顺忠告诉记者,第二轮宅改以来,全区共退出宅基地近4.77万宗5946亩,退出的宅基地可以满足全区未来10至15年农民建房用地需求。围绕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在宅基地分配、流转、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等方面,一共形成了52项制度办法。宅改以来,没有新增一起占用耕地审批农民建房,没有新增一例农民违规建房。

宅改不仅提升了村庄的颜值,还将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间,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各个乡村制订村规民约,广泛宣传宅改、移风易俗等内容,涵养基层治理正能量。探索“民事村办”“村事民办”工作机制,运用“清单制”管理办法,梳理出农业服务、卫生健康服务和民政服务等10个大类45条高频服务事项,通过乡村干部和村民事务理事会帮办代办。目前,全区各乡镇共配备708名代办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共代办事项2.72万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闲地变“活水”,村民腰包鼓

把宅改成果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余江深化宅改的一大目标,不仅要提升村庄颜值,更重要的是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而如何盘活闲置资源,将“一潭死水”变成“源头活水”,成为宅改2.0版重点探索的方向。

对此,余江制订《余江区关于加快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意见》《余江区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完善闲置宅基地及闲置农房流转交易平台,健全闲置宅基地及闲置农房使用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打造村民事务理事会2.0版,在试点村小组建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把宅基地等各项集体资源资产确权到合作社,由合作社代表村集体行使所有权,促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优化、集体经济壮大、城乡融合发展等联动推进。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聚焦盘活利用,余江各乡镇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探索流转出租、入股分红、联建自营等方式,将沉睡的资源变成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平定乡蓝田宋家通过流转出租盘活“两闲”,村民依托村内的鹰潭红旗干部学院教学点,利用闲置农房改建民宿39栋210间,每栋民宿每年可获得5万至10万元的收入;锦江镇前进村通过异地调整入市,盘活了94.5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把土地出让收益作为入股资金,建设异地入市产业园。

聚焦资源整合,组建余江区农投公司,对全区退出的闲置宅基地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进行资源整合。搭建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保障农村房屋、宅基地等产权的规范流转,截至目前共签约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168起。去年,余江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万元,增长10%。同时,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通过宅改,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激活,乡村经济焕发新活力。(陈旻、记者祝学庆)


2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