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乐仪
在传统印象中,博物馆与“古旧”划等号,里面的文物静静地陈列在橱窗里,参观者一边欣赏展品,一边阅读文字介绍,从中了解展品的来历、用途等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印象也更加多元。近几年,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或因为展品奇特,或因展出方式创新,纷纷“出圈”。
上海的八音盒博物馆、厦门的风琴博物馆、青岛的啤酒博物馆,出人意料的展览品类赋予博物馆更加宽广的内涵;穿越千年的唐宫少女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古典与时尚相结合的文创产品供不应求,脱离了“橱窗”的博物馆文化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眼前。
近日,海南省发布了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旨在利用社会力量将各地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化内容、产品聚集起来并向公众展示。
众所周知,作为文化的载体,博物馆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今社会,很多人将逛博物馆、看展览当做一种日常的休闲娱乐方式,博物馆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融入了更多人的生活。而非国有博物馆又是中国博物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办者依靠个人投资,收集了散落于民间的文物、艺术品等进行展览。于公于私,都在文化推广上贡献了不少的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博物馆,海南并非第一个,北京等地也曾出台过类似的文件。
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办博物馆有其独特的优势:富有趣味性、风格灵活多变。非国有博物馆摆脱了严肃与厚重,更多了一丝特立独行的味道。这与社会审美需求的多元化是息息相关的。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博物馆也必须“多”起来。
所谓“多”,不单单指的数量,也是指种类,更指的新意。在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方面,首先要警惕的就是盲目跟风。博物馆,一定是基于当地的独特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而创新打造的。脱离了文化根脉的博物馆无法立足,没有了创新灵魂的博物馆没有未来。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长远发展的问题。一方面,非国有博物馆有着公益属性;另一方面,非国有博物馆也要考虑盈利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因此,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外,博物馆也要有自我“造血”功能,如此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生存下去。如何将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项目落地后怎样带来资金的“支援”,是非国有博物馆的经营者的必答题。
非国有博物馆如百花般绽放,更加充实和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百花盛开都有四季规律可循。非国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更具能见度的社会规模,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