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信息采集瘦身,让家长轻装送娃读书
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对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做出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进一步规范报名信息采集。比如,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这样的信息采集瘦身举措非常必要,不仅能够让家长轻装送娃上学,还能节约信息采集所用社会资源,更好地保障家长和孩子的信息权利。
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此前就有不少家长、专家学者和其他人士大力呼吁,有的地方也进行了积极回应,现在相当于全国落地。应该讲,现在的规定让很多家长会感觉轻松不少,特别对工作和收入比较普通的家长而言,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因为孩子“拼爹”不占优势的担忧。这是社会舆论特别关注的一点,对此不仅一些中小学家长有担忧,一些大学家长恐也难免。最近冲上热搜的某知名医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331分考生逆袭390分考生”舆情中,有不实传言称逆袭考生家长是山东济宁医学院教务处处长,背后反映的也是对所谓“拼爹”的担忧。这种社会情绪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外,从孩子上学的权利来讲,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也与此无关。如果说要收集信息,应该收集的是家庭收入是否低于某个标准的信息,以此来决定如何保障孩子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开支。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信息与孩子上学的权利无关,只与孩子的年龄有关,到了适学年龄就应该上学,这是孩子作为公民的法定权利,也是学校的义务。孩子的法定权利不应有太多的手续或信息门槛,而更应是平滑实现,学校履行义务自然也应循此逻辑。
不过也要看到,按照教育基本规律,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并不是学校的非分之举,因为对学生家庭的全面了解,有利于学校因材施教以及更精准、有效地帮助困难学生。只是在某些语境下,不少家长担心学校收集信息后会更关注富贵家庭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会被歧视。这其实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经过一段时间的风气矫正,相信社会理解应该会越来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必要的信息还是应该收集,目前出台的一些禁止性规定,更多地应该是一种阶段性举措。毕竟,如何收集学生家长的信息,最终的关切点和落脚点,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受教育培养和健康成长。
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是信息收集瘦身与时代共行的必然之举,也是节约社会成本的实事求是之举。现在社会招聘和研究生招生中,经常会有学历“查三代”的情况,即你的初始学历是不是本科、你的本科是不是211或985高校等等,把本来“英雄不问出处”的奋斗精神与奋斗结果判定,转化成为一个以学历出身判定“英雄”的机械行为。读个小学要提供学前教育经历,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是把判断标准机械化的低龄化行为。现在取消了这些,是非常必要的,未来也完全没有必要恢复。
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冗余信息收集、重复信息收集,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会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以免让部分机构或个人从中牟利。曾经有个别学校或老师与校外培训机构勾连,通过APP或小程序采集家长或学生信息,积累推销对象或培养潜在客户,现在的要求可以大幅度减少此类风险。而且,通过“双减”政策取消学科类培训,这一社会环境变化也使得此类风险急剧减少。跟学生相关的商业行为当然会始终存在,本来也是正常现象,只是学生的信息决不能也不应该是从学校泄露出去的。
此次教育部办公厅《通知》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这一规定来得及时且十分必要。相应地,学校需要通过其他适当渠道和方式了解学生个人和家庭情况,比如教师家访或学校让学生主动提出困难申请,等等。但整体而言,“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要求,能让家长感觉到轻装送孩子上学。特别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确实不需要家长提供太多材料和信息,而应以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保障和实现孩子上学的法定权利。 【编辑: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