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雄姿初显

2022-04-02 10:12 光明日报   吴涛  阅读:483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雄姿初显

  北京向南90余公里,“华北明珠”白洋淀旁。

  一幢幢新建楼宇正拔地而起。春风里、阳光下,一座“未来之城”,一座生机勃勃的新城,雄姿初显。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一出,犹如春雷响彻大江南北。

  五年后的春天,我们行走在雄安新区,感叹于其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为这座已具雏形的城市不同凡响的风貌和气象所折服:现代化的高品质社区已经让4万人幸福回迁;一个个瑰丽多姿的公园,让人驻足赞叹;四通八达的高科技道路,堪称典范。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五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一座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千秋之城。

  从“一张白纸”到塔吊林立,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推进阶段。

  城市框架:正在“显雏形、出形象”

  近日,记者来到新区规划建设局路网组办公室,眼前一张张城市路网图让人对新区四通八达的未来交通充满期待。

  “密而不乱,繁复有序,条条路都是高品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曹宇说,截至2021年底,新区内部骨干路网已初步形成连通雄安郊野公园、容城组团、雄县组团、高铁站片区、起步区、启动区的内外环骨干交通系统。据了解,雄安新区城市外围交通路网、内部骨干路网等“四大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城市框架已全面拉开。

  在新区启动区西部高中项目现场,四架塔吊挺立,机器轰隆。教学楼工程项目现场,工人正在用切桩机切割CFG桩,风雨操场项目现场正在铺碎石褥垫层。

  2月8日,雄安新区在启动区举行2022年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动员新区上下以加快实现“五新”目标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生命线”,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干劲,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热潮,重点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热火朝天、日新月异。

  数据显示,雄安新区2022年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43个,总投资600多亿元。43个项目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达到500多亿元,项目类型上既有启动区体育中心、大学园图书馆等重大公共服务项目,也有移动、联通、电信三大产业园以及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等重大产业项目,更有中国星网等央企总部疏解项目落地建设。这些项目的开工不仅可带动新区投资和项目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也进一步优化新区投资结构,产业项目逐步成为投资主力。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是雄安新区的率先建设区域。目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已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首批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作为首批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总部目前已完成疏解项目供地,并启动建设程序。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丁进军介绍,除了首批3家央企总部外,央企在雄安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达100余家。部分高校、医院相继落户和开工建设,承接疏解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样板间”,雄安新区启动区通过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

  生态底色:让“城在林中,人在景中”

  近日,白洋淀湿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欣喜地观测到,86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来到了白洋淀的一处水域。这是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该区域发现白琵鹭单群数量最多的一次。随着鸟类春季迁徙期的进行,白琵鹭后续数量还有可能增加。五年来,白洋淀水质不断改善,已成为野生候鸟重要的迁徙驿站。安新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田海战介绍,截至2022年1月底,白洋淀野生鸟类数量共计230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2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鸨、白枕鹤、青头潜鸭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灰鹤、水雉、黑翅鸢等41种。

  聚焦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河北严格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统筹城水林田淀系统治理,严格区域环境保护,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打好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

  紧紧围绕白洋淀流域Ⅲ类水目标,2021年,河北统筹实施了工业、城镇、农业农村、淀区内源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河道整治、生态补水等九大类66项治理工程,以最强举措力促白洋淀水质实现跨越式提升。在全面治理污染的同时,河北在白洋淀流域全面实施生态修复。截至2021年底,雄安新区稻田、藕田退耕还淀15.05万亩,旱田退耕还淀11.9万亩,白洋淀流域共建设人工湿地6个、生态缓冲带3个。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为Ⅲ类,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三项主要指标均同比下降16%以上。白洋淀水质从2017年劣Ⅴ类全面提升至Ⅲ类,是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白洋淀首次实现全域Ⅲ类水标准,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规划告诉我们,未来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蓝色”指的是白洋淀,“绿色”则以“千年秀林”为代表。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新理念。

  “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自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区在“千年秀林”9号地块栽下第一棵树,到2021年7月18日,一园一景、城林相映的雄安郊野公园开园迎客,再到容东片区的悦容公园、金湖公园等一批高品质休闲园林投用,还有正在加紧建设的起步区北部绿化带、启动区中央绿谷和东部溪谷……新区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2%,营造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意趣。

  如今,雄安新区已累计造林超45万亩,不仅为“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的雄安宜居生活打下了生态基础,更为高标准建设的雄安新区奠定了生态底色。由秀林、绿谷、淀湾组成的生态空间骨架,将形成城淀相望、城绿相融、自然开放的城市空间。

  共享发展:是“雄安最温暖的初心”

  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5号门出来,马路对面就是悦容公园的入口。最近,容城县平王村村民王建军每天上午都会和老伴儿带着外孙女来公园走走看看。“村子刚刚拆迁,我们搬到容东才一个月。这里文化活动站、养老驿站、学校、医院等设施齐全,我和老伴儿每天都出来锻炼身体。”王建军说。

  共享,是雄安最温暖的初心。明媚春光中,新区百姓憧憬着未来美好生活。坚持民生优先,建设共享发展幸福之城,雄安新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让新区百姓适应新区发展、参与新区建设、共享新区发展成果,托举起新区百姓“稳稳的幸福”。

  “那就是小孙女的学校,下楼走5分钟就到。”在容东片区的家里,容城县西孙村村民包东才指着窗外一座小楼说。目前,容东片区新建了10所学校,涵盖幼儿园至高中,在校生共有4000多人。眼下,北京支持新区建设的“交钥匙”工程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都进入收尾阶段,北京中关村三小等学校与新区三县学校结对子,新区基础教育水平逐步提升。

  新区启动区将规划实行普及高品质、贯通式培养的基础教育,建设高中4所、初中6所、完全中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17所、幼儿园35所。未来启动区将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一体化规划建设,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新区全面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水平取得阶段性成果。北京援建项目、雄安宣武医院北京投资部分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预计明年移交。在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新区将北京协和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脑血管病医院等京津多家优质定点医疗资源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实现与新区住院医保报销同标准、同待遇,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3月23日,容东片区第三批安置住房分配工作方案公布。作为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用“高端、大气、上档次”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楼房风貌以“中”为主,设计别致,格调清新,环境优美,堪称品质住宅的范例。

  “2022年,我们将围绕重点项目建设要求做好六方面工作:科学地落实好各项规划的实施,提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能力,全力推进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特别是以白洋淀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提高老百姓的就业、创业、产业、物业收入水平,以党的高质量建设来推动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说。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编辑:吴涛】

4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