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新建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据悉,3月28日0时至24时,新建区新增确诊病例0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目前全区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350例,其中确诊病例61例(轻型49例、普通型12例),无症状感染者289例。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定点医院进行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
突发疫情发生以来,新建区尽锐出战,精准配置资源,进一步推动筛、查、转、控、隔、治等各环节科学高效运转,从快从速打好新建区合围攻坚战。
加快筛查。按照“合理分配、科学检测”的思路,坚持每天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通过开展上门排查、赋黄码等多种方式仔细查找未检人员,做到“应检尽检”。同时,积极统筹定点送检机构力量,力争最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通过层层过筛、筛尽查清,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截至3月28日,新建区已开展8轮全员核酸检测,其中3月28日,就检测了430722人。
加强管控。目前,全区共划定封控区62个、管控区12个、防范区6个。全区疫情防控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建立了流调溯源、核酸检测、排查转运、隔离消杀合署办公机制,提高疫情处置效率,做到排查管控无缝衔接。强化隔离点管理,建立密接人次台账,做到快速转运、“应隔尽隔”。组建转运专班,加速人员转运,并同步落实终末消杀,避免二次感染。落实封控区“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措施,且非生活必需场所暂时关闭、学校线上教学、人员居家办公。
强化保障。医疗保障方面:目前,新建区有4家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诊疗服务,努力满足市民群众就医看病的需求。同时,组建18支志愿者服务队,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采取上门服务、送医送药;成立了2支医疗服务队,为隔离点及封控区市民上门提供医疗服务;成立现场医疗专家组,为市民提供现场医疗服务,为滞留新建区的血透患者提供食宿,成立了绿色通道专班为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转送省市定点医院,将新建区内医院出院患者送回家。截至28日,巡回服务队为辖区内居民上门服务607人次,为隔离点及封控区市民服务91人次,绿色通道转运至区外94人次。物资保障方面:出台《长堎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方案》,采取“封控区政府配送、送货到门口,管控区限人定期、定点采购”的保障措施。热线保障方面:开通市民服务、医疗救治、人文关怀三条服务热线,市民服务热线接听市民来电2214个,办结问题2207个,医疗救治热线答疑、指导366人次;人文关怀热线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 550 人次。
全力做好封控区
居民生活服务保障
为做好全区突发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新建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生活保障与社会管控、核酸检查等同步部署,努力整合资源,充分发动企业,从货源、运输、配送等环节着力,努力保证生活物资供应的稳定、及时。
稳定供货渠道。针对长堎片区、石岗镇等重点区域,综合企业信誉、网点布设等因素,与9家联锁商超的24家门店签订基本生活物资保供协议,重点调配生活物资。
开设绿色通道。建立物资运输保障体系,为保供企业开辟物资运输绿色通道,企业与商超间实行点对点配送,运输车辆全程封闭运行,加快配送速度,提高供应效率。
开展动态监测。每日对供应商品开展价格监测巡查,对生鲜产品开展快速检测,对各商超保供能力、商品需求进行数据统计、动态监测,调度保供企业合理调配物资供应,保证疫情期间市场价格平稳、食品安全。
在此基础上,针对封控区的居民,我们坚持“统一封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保障需求”的原则,制定方案,组建专业队伍,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保障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
做好提前摸排。由社区干部、下沉干部和志愿者逐一上门,排查登记封控区居民的户数、人数,并据此确定居民所需生活物资的数量。
做好物资配送。由商超企业按照各个封控区所需物品数量,负责分装、打包,配送到封控点,然后由属地乡镇(村、社区)和下沉干部负责在4个小时内送货上门、分发到户,打通生活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每次配送基本能满足每户约3天用量,种类主要包括肉类、蔬菜、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和防护口罩。
做好物资防疫。调集物资运输车辆32台,按照就近原则,指定门店配送至小区,尽量做到无接触配送,尽可能减少暴露交叉风险。截止3月28日15时,已调运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基本生活物资3537.72吨。
创新人文关怀举措
缓解市民焦虑情绪
居家隔离时间长了,的确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为此,新建区人文关怀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线上心理讲座覆盖1.8万人,其中一对一辅导257人,发布的各类人文关怀知识教育视频及宣传报道阅读量达8万余人次。
组建专业队伍。借力市人文关怀组专家的精心指导,强化市区联动、工作互动;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主力军作用,每所学校明确了1名以上专业教师负责本校师生及家长心理疏导工作;招募了7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组成人文关怀专班。
畅通专门渠道。及时对外发布咨询热线,24小时接受群众咨询;开设心理网课,实现学生心理辅导全覆盖。同时,及时了解居民的心态变化,及时通过线上做好政策宣传和心理疏导,对个别心理焦虑人员还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
突出专注人群。对于隔离人员,帮助他们解开焦虑的心结,人文关怀组同志的“暖心话”成为了“开心锁”;对于滞留人员,既给予心理上的安抚,又给予必要的生活上的关心,努力让他们感到安心、放心;对于困难人员,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时送上米、油、菜解困;学校人文关怀组的同志,专门为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协调解决了网络问题,确保线上学习一个不少。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人文关怀过程中,涌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新建一中教师周小强自疫情以来八把椅子当床,一直在学校陪同滞留在校的寄宿生,他的事迹也被媒体广泛报道。一系列的人文关怀措施,有效缓解了因疫情带给市民的焦虑情绪,市民咨询量也由疫情突发最初的一天100余人次,下降到近几日的日均4-6人次。
来源:南昌广播电视台、今视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