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昌3月28日电 (记者 吴鹏泉)加强江豚栖息地保护、加强江豚巡护救护、加强江豚饵料资源供给……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省份江西大力修复鄱阳湖生物资源,持续改善鄱阳湖生态环境,多措并举保护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大型鲸类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因种群数量少,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为更好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江西2020年1月1日开始对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开启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该省实现6.82万名退捕渔民“洗脚上岸”,销毁处置退捕渔船3.78万余艘、清理销毁网具1.64万吨,有效保障了长江江豚的生活空间。
加强江豚巡护救护方面,江西省委、省政府从禁捕退捕和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大局出发,批准成立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承担水生生物保护、救护、利用等职责。
此外,江西还吸纳了2000多名志愿者,组建了203支护渔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江豚巡护救护网络,定期开展长江江豚专项监测、巡护、救助。据统计,近三年,江西累计帮助7头搁浅遇险江豚重回鄱阳湖。
2004年,江西在江豚活动频繁的鄱阳湖设立6800公顷的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对江豚实行关键地保护。该省还深入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和生产生活污水治理行动,严防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改善渔业生态环境。
为加强江豚饵料资源供给,江西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勤联动,全链条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同时,江西连续5年在重点水域开展增殖放流,年放流鱼、虾、蟹等活体水生生物2亿尾,有效保障水生生物种群结构,丰富江豚饵料资源。(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