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3月28日电 (阿琳娜 曹庆)“目前有86只‘千里眼’,风雨无阻,夜以继日,‘睁’在辖区内的丛林里,让在终端的工作人员随时可以‘看到’野生动物们的‘来来往往’。”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数据中心副主任朱大鹏介绍道。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腹地,是秦岭地区第一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佛坪保护区内的野生大熊猫种群密度和野外遇见率均为国内之首。
红外相机应用于佛坪保护区前,拍一张清晰的野生大熊猫影像是一件辛苦、幸运、可遇不可求的事。 雍严格 摄1996年,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开始野生动物栖息地动态监测。当时辖区内共设计38条固定监测样线。由于通讯和设备水平等原因,每年固定的四次样线监测,全部依赖巡护员跋山涉水徒步往来。
红外相机下的羚牛群。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在实际的按季度进行的监测过程中,巡护员在样线的起点、拐点、终点和各记录点,以不同颜色的毛线、不同挽结形状进行标记,区别并检查巡护监测工作是否到位、是否重复、是否存在巡护盲区。这种第一代巡护监测方法被称作“毛线法”,为佛坪监测Ver.1.0。
红外相机应用于佛坪保护区前,拍一张清晰的野生大熊猫影像是一件辛苦、幸运、可遇不可求的事。 雍严格 摄2012年,佛坪保护区引入红外相机监测,当年就在区内发现野生金钱豹活动的影像。至今,佛坪保护区内的金钱豹影像全部为红外相机拍摄。通过定期收取布设在保护区梁脊、路口、山谷、溪边的红外相机数据存储卡,为分析区域野生动物分布格局、动物行为学、野生动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等方面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被形象地称为“天眼法”,为佛坪监测Ver.2.0。
2012年8月,红外相机在保护区内拍到野生豹。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据介绍,相比“毛线法”,“天眼法”大幅度节约了巡护员的体力付出,在针对大型猛兽、警惕性强和夜行性动物的研究优势尤其重要。但是,在通讯飞速发达的时下,红外相机法依然存在不够实时的缺点。
哺育期的亚洲黑熊攻击力尤其强,图为“天眼”拍摄到的亚洲黑熊带其幼崽活动。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2017年以来,“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监测项目”陆续落地佛坪保护区内。通过设在管理局的终端,可实时发现“山上发生了什么”,视频智慧化监测为佛坪监测Ver.3.0。目前佛坪监测Ver.3.0尚未完全建成和投入使用,当完全投入使用后,可达到实时传输和识别重点保护物种。
朱大鹏表示,目前虽已实现对大熊猫、金丝猴、金钱豹和扭角羚等大型重点保护物种的识别,但仍有更多物种等待被实时监测,包括对小型动物识别和系统提示等。下一步将继续优化提升系统平台的智慧化水平,对区内的重点物种和关键物种实时掌握。(完)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