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对事故现场搜索救援进展等情况进行发布。
会上,民航局通报,第一部黑匣子已于昨晚由专人送达在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澎湃新闻记者从民航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国内顶级的飞行数据译码实验室正是位于北京的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安全技术分析和鉴定实验室。该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包括:航空事故调查技术、航空安全鉴定分析技术、安全预防与评估技术、安全信息分析技术、安全管理理论政策。
据实验室方面介绍,民航安全技术分析和鉴定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12月2日,是民航总局第一批批复的科研基地之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研究室联合共建。
该实验室在原飞行数据译码分析站和失效分析室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民航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实际工作的需要,组建了航空安全研究所,成为实验室的实体机构,依托单位是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
另外,该实验室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唯一指定的代表国家和中国民航对航空器事故进行调查及分析鉴定的技术部门。实验室建立以来除重点开展民用航空器事故调查和技术鉴定分析外,还与国内外及民航内外的技术力量结合,广泛地开展民用航空安全前卫技术研究,以及航空安全管理、事故预防技术、安全政策、安全规章等综合研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该实验室将根据自身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究特色,依托中心在设施、设备、人员、技术、地域等方面的多种优势,坚持以面向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主战场,跟踪研究国际上航空安全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目标,以研究突破航空安全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为重点,力争通过广泛的技术合作,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有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鲜明行业特色,以及向全行业开放的科研基地。
根据民航局此前通报,“3·21”东航MU5735班机目前已经发现的一具记录器时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而对于CVR的分析,正是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之一。
根据实验室方面介绍,CVR记录的声音是事故调查中分析飞行员感知和决断情况的重要依据。该研究将分析民用航空器驾驶舱语音、声音特点,开发CVR语音识别分析技术,用于分辨飞行人员的对话,并通过驾驶舱背景声音(各种警告和噪音)分析,判别航空器系统的工作状态及环境变化,为事故调查和事件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