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吉林“疫线”作战的一家四口:盼平安盼团圆
中新网吉林3月23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早上7时许,31岁的于天琦穿好防护服,出门前再次检查一遍家里的水电气开关。她在家庭微信群里说了一声“我马上出发,家人们都要注意安全”后便锁了房门。
半个多小时后,微信群里才传来爱人的叮嘱:“注意防护,开车要小心。”群里有爱人、公公、婆婆,疫情发生以来,这是家庭内部交流的常态:一家四口人全部驻守抗疫一线,微信的及时回复很少见。
31岁的于天琦是吉林省舒兰市第一小学的美术教师,疫情发生后,她一直配合防疫人员组织核酸检测,还负责运送同事和物资;爱人李炳旭是当地亮甲山乡中心小学教师,是乡村防疫志愿者;公公李济申距离“前线”更近,担任转运组的司机;婆婆孙玉莲在医院工作。
“他们一定都很忙,父亲(公公)已经很多天没在群里说话了。”于天琦说,他希望疫情立即过去,所有人都回到正常的生活里。
舒兰市是吉林市所辖县级市。3月22日0时至24时,吉林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31例,其中舒兰市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22例,其中舒兰市有3例。
于天琦上楼入户采集核酸 受访者于天琦供图自3月7日舒兰市启动首轮核酸检测开始,于天琦和李炳旭就没见过面。两人通过微信交流才知道彼此的工作状态:李炳旭住在村里,日常负责卡口和消杀,夜晚执勤很冷,但是乡亲们多次送来热水和热帖;于天琦更“多面”一些,城区防疫压力大,查验吉祥码、测温登记、核酸登记、维持秩序,每个环节都像在课堂上一样不能走神。
每天,于天琦运送多批同事去往城区卡点后,便按照计划来到核酸检测现场。部分小区没有电梯,入户采集单管核酸对体力是严峻考验,但她作为年轻人主动拎起物资上楼。
很多居民已经能从声音上辨认出她。“声音好听,听起来就是个善良的姑娘。”“这几天,我体力、肺活量都锻炼得不错。”于天琦笑着说。同事们认为,她的乐观带动很多人。
在一次核酸检测中,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于天琦率先发现状况并联系对方家人,让其转危为安。
于天琦很惦记自己的家人。微信群里终于有了回复。李炳旭说,他所在的区域“一切平稳”;公公李济申也终于在微信群里回复,一直在跑山路,手机要导航,到达休息地点“倒头就睡”;孙玉莲则嘱咐这对年轻夫妻,别着凉,要注意饮食。(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