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3月23日电 (蔡敏婕 韩文青)23日,今年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带队到正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坦沙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两位疑难病例的床边,一一进行问诊和检查。
尽管在查房前,主管医生已经将详细的检查材料都给到了钟南山,但他依旧坚持先到床边,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要走到临床一线、走到患者床边,才能获得一手资料。
近日,上述院区呼吸科收治了两位患者,一位是54岁的男性,去年2月中旬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头晕、呕吐的症状,特别是睁眼后症状更加严重,支气管镜、腰穿脑脊液检查等,发现有奴卡菌菌属。
另一位则是年仅23岁的女性,咳嗽伴呼吸困难两个多月,在外院反复插管、拔管两个多月,后因拔管困难转院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针对这两个病因诊断尚不十分明确的呼吸疑难病例,如何制定下一步的治疗策略?钟南山提前就已经做足了“功课”,阅读了两人的病历记录。
深受疾病折磨的林先生几度哽咽说不出话来。“没关系,慢慢说,我们就是来给你想办法的。”钟南山坐了下来,像是“拉家常”一样开始了病情的询问,在查体和听诊时,从眼睛、喉咙到手指和腿脚上的旧伤疤,并从中分析与病情的相关性。
随后,钟南山又来到第二个病例小詹的床边,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导致她整个人瘦到不足35公斤,由于长时间气管插管和乏力,她的声音嘶哑、极其微弱。钟南山尽量靠近她的一侧,倾听小詹对自己病情与感受的描述。在为她做听诊检查的时候,钟南山用手将听诊器捂热再放到患者的身体上,这已经成为他从医六十多年的“习惯”。
“这两例病例非常值得大家共同探讨,涉及多个学科,我们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就是要具备能够解决疑难病诊治的能力,这就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相互支持、相互学习。”钟南山床边查房之后,来到报告厅参加病例讨论。
通过钟南山和专家们详细讨论,对这两位复杂疑难病例,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诊断,并制订了下一步处理方案。(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