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留在榨油坊的记忆

©原创 2022-03-22 09:34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432 

千百年来,我的家乡以盛产山茶油而闻名,素有“茶油之乡”的美誉。祖祖辈辈都是靠山吃山,依托丘陵地势,精心守护着这片油茶林。然而,进入八十年代后,山茶油产量逐渐萎缩,收成一年不如一年。物以稀为贵,茶油的价格却从七十年代的几毛钱一斤,一路飙升到如今的八十多元钱一斤!尽管茶油价格逐年攀升,还是调不起农民种油茶树的积极性,因为这么多年来,油茶树长得蓊蓊郁郁十分茂盛,只开花不结果,偶尔结了油茶果,也被害虫蛀食而所剩无几,许多农户只好忍痛割爱把油茶林改造成经济效益更高的用材林。

俗话说,十年难逢金满斗,居然今年碰到了,油茶大丰收!近年来,生态环境日渐修复,鸟类及各种野生动物,已然得到人们的保护,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油茶果害虫的天敌逐渐回归,今年的油茶树被密密麻麻的油茶果压得躬身驼背枝条着地,漫山遍野都是“千树万树压枝低”的喜人景象,是数十年来最为罕见的大丰收!看到抖音上的电动机械榨油的场景,轻松便捷、省力高效,与传统木榨有着天渊之别!此情此景,使我感慨万千,记忆的闸门徐徐拉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尘封已久的木榨时代……

老家的榨油坊建在村子东边两里开外的小溪边上,倚山临水,建有一个凉棚和两间土砖瓦房。凉棚下安装一个直径丈余的大碾槽,木榨设施都是最原始的木质榫卯结构组成,在小溪里筑陂蓄水,利用溪水作动力,推动筒车(车轴)旋转,车轴上的齿轮与碾槽上的齿轮一纵一横相互咬合同步旋转,带动安装了四个铁轮子的碾盘,日夜不休周而复始地旋转碾压,把碾槽里的茶籽碾成粉末(枯末)。两间被长年累月的烟火熏得乌漆墨黑的土坯瓦房,饱经沧桑,孤零零地矗立在“斋公窝里”的山脚下。大房间是榨油坊的核心场所,正中的墙壁上书写一副对联,字迹虽有剥落,但依然可以辨识: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油光似月,照亮万里河山。此联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切情切景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榨油场景。房中主要设施有一个灶台、一根“撞针”和一口庞大的木榨,灶台上的大铁锅有点特别,在锅口上倒扣一只凿有碗口大洞的锅,是专为蒸枯而设计的。木榨是用一段一丈多长,直径三尺多粗的樟木挖凿而成的,被四根粗壮的柱子构成的支架,牢牢地固定在作坊的后堂。木榨的正前方,悬挂着一根圆滚光亮而又沉重结实的柞木做成的“撞针”,“撞针”一丈多长头粗而尾细,它的前端套着一个厚重的铁帽,防止打撞时木质受损;中部凿有一孔,安装一个横栓与“独脚拐”相接,悬挂在横梁上,可以前后灵活摆动,瞄准榨膛里的楔子打撞。隔壁的小房间是烘焙茶籽的场所,四个焙灶依墙一字排开,茶籽就平铺在用竹篾编织的垫子上面,底下烧火烘焙,使茶籽中的水分蒸发。整个房间浓烟缭绕,熏得人眼泪汪汪。榨油坊的周围,长着几棵树冠如盖的“鸡脚爪树”和一丛茂密而粗壮的麻竹,使原本冷清清黑乎乎阴森森的榨油坊平添了几份神秘而又瘆人的气氛。一年之中,春、夏、秋三季都是人迹罕至,只有到了农历十月之后才会炊烟袅袅人气爆棚,前来榨油的人络绎不绝。筒车与碾盘慢悠悠地转着,发出的“吱呀吱呀”声和“咚,咚!咚,咚!”铿锵震耳的打撞声,交织在一起,昼夜不绝,打破了乡村冬夜的宁静,就像一支悠扬而古老的歌谣,年复一年地在榨油坊里唱响,伴随着我的童年。

孩童时期,只要听到榨油坊“开榨”的消息,小伙伴就会奔走相告特别开心,总是喜欢把牛牵到榨油坊附近的山野间放牧,尽情地呼吸着被新鲜茶油的清香浸透了的空气,偶尔还会在附近的地窖里偷几个番薯,或是把从山上采摘下来的苦槠籽、栎树籽等坚果,放在烘焙茶籽的余烬里慢慢煨,等到番薯煨熟、野果壳爆裂香气骤起时,剥除烧焦的外壳解馋。贪玩是小男孩的天性,初生牛犊不怕虎,把安全置之度外,总是趁大人不备的时候,悄悄地溜到碾房里,坐在碾盘上转圈圈,体念免费“坐火车”的感觉。若是碰上雨雪天,派一两个小伙伴轮流看牛,其余的人鱼贯而入钻进榨油坊烤火,烘一烘被雨水淋湿了的褴褛衣衫,暖一暖冻僵的手脚,驱走满身的寒冷,舒展一下瑟缩的身体。有时候榨油师傅,还会把吃夜宵剩下的喷喷香的糯米饭锅巴,分发给饥肠辘辘的放牛娃品尝。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生活在半温饱状态下的人们来说,榨油坊是一个改善生活的好去处,是一个没有饥馑、令人心驰神往的“伊甸园”。在大集体期间,木榨榨油完全靠手工操作,劳动量大,体能消耗也大,还要“歇夜瞌”,通宵达旦地劳作,远比白天在生产队上工累,于是,生产队对榨油的劳动力给予适当的大米补助,即让他们一日三餐可以敞开肚皮吃白米饭,吃油滴滴的菜,夜里还可以“焖糯米饭”“煎油货”或“煎丸子”作夜宵。对长年在家吃“番薯丝掺饭”,青黄不接时吃“红锅菜”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跤跌在棉絮上——舒服极了。尽管榨油的工作很脏很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人们还是翘首以待,趋之若鹜。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村民的温饱基本解决,榨油坊里的白米饭、糯米饭就失去了往日的诱惑,优势不复存在,都不稀罕这种优待。可是,榨油又是生产队一年一度必须要面对的工作。后来,就成了队里成年劳力必须硬性承担的劳动义务,轮流排班。我高中毕业后,已然成了“准劳力”,毫无例外地被编进了榨油小组行列,成了一个榨油学徒,亲身体验了榨油工作的艰辛。每班五人,其中有一位是“作头”师傅,“作头”是整个班的最高统帅,是定海神针:技术全面,责任心强,负责本班榨油工作,并且精准把控烘焙茶籽的火候,承担包枯、进榨、驳尖(换楔子)等技术含量高的各个重要环节的工作。榨油的每道工序既是笨重的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粗中有细手脑并用,既要讲究速度,还要讲究技能技巧。其余四人都是打下手,干杂活,用死力,日以继夜也是无一例外地累得东倒西歪。最频繁的事就是打撞、焙茶籽和碾茶籽,隔不了一刻钟,就要重复这些工作。冬天的夜晚白霜如雪,霜风割面,冻得双手开裂,一打撞震得虎口发麻皲口渗血,若是碰上雨雪天在四面透风的碾坊里起碾、下碾,冷得上下牙齿磕得咯咯响;用桩槁和柴草筑成的水陂时常漏水,卷起裤脚下水补缺堵漏就成了常态,每次都冻得腿脚失去知觉;翻焙、上焙又嫌热,焙垫下面生着火冒着烟,人站在上面翻焙、下焙,烟熏火燎,热汗直流。一冷一热,冰火两重天。累了一天的榨油工又困又冷,蜷缩在火炉边刚刚打个盹,就被“作头”的大嗓门叫醒,起来,快起来打撞!忙活了好一阵,刚把手头的事做完,一合眼又被叫起来:上焙,下焙……整宿整宿都不能睡个安稳觉,第一夜还能勉强支撑,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以后的夜晚就越来越难熬了,等到班期结束,每个人的脸都熏得乌漆嘛黑,像黑脸包公,衣服邋邋遢遢,双眼窝深陷,整个人瘦了一圈。为了缓解疲劳调节气氛,有时“作头”也会讲点笑话,或是出一些诙谐幽默的谜语让后生提神竞猜,猜对了有奖,即可以美美的睡一觉,猜错了受罚,就要多干活。比如:乌黑一胖妞,生来不怕羞,张开八字脚,男人就冇瞌,扯出金箍棒,干到大天光,每年立冬后,日夜咚咚叫!这个谜语还没猜出来,另一个师傅又出一个:一物生得贱,喜欢塞硬尖,不塞不过瘾,一塞水淋淋。因为怕受罚,后生不敢贸然瞎猜。接着,师傅又兴致勃勃地说,既然这么简单的谜语都猜不出,他就来个更简单的:两边得得厚,中间一条沟,沟里一只眼,眼里会出尿,尿液蛮值钱,尿渣可肥田。看谁脑壳好,猜对奖一觉,若往歪处猜,把水挑满来!有一“愣头青”不假思索还没等师傅说完,就争先恐后脱口而出,猜女生一身体器官,结果惹得哄堂大笑,一个个前俯后仰睡意全无!“作头”让“愣头青”先接受处罚,挑满一缸水再告诉他答案。其实,三个谜语都是从不同侧面,惟妙惟肖地描述了木榨榨油的场景,语义双关含蓄,有异曲同工之妙,谜底都是榨油。第二天,生产队派社员挑茶籽来榨油坊了,“愣头青”现学现卖,把谜语和盘托出,说给几个漂亮的大小姑猜,小姑们霎时羞得满脸通红,像朵朵盛开的桃花,流氓!流氓!一边忍俊不禁,一边佯装追打着,追得“愣头青”满屋子转圈圈。这时,榨油坊沸腾了,热闹爽朗的笑声把桁条上的陈年“堂毛灰”都震落下来了!

进入八十年代后,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当年在“大锅饭”时期养尊处优或是偷奸耍滑的人,到了下户单干就原形毕露了。虽然年年榨油,但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独当一面。下户第一年,家家户户都要榨油,榨出来的油关乎着全家人一年的生计,谁也不敢马虎,可是偏偏出油率相差很大,出油率高的一榨有八九十斤,当然是“作头”和那些头脑活泛做事精明的人;出油率低的甚至达不到一半,都是曾经在生产队做事懒散马虎成性的人,明明技艺不精,偏偏好高骛远自以为是,不懂装懂,榨油过程中“事故”不断,结果被老婆奚落得低头耷脑无言以对。出油率固然与茶籽的品种品质有关,但抓好细节把握技术关则更重要。如何拿捏火候?应从焙底不同方位取样,把茶籽掰开,用拇指尖在茶仁裂口上反复摩擦,凭手感和经验判断茶籽的水分。常言道“滴水不过榨”,如果茶籽焙得过“嫩”——水分含量过多,在榨膛里一受压,茶枯会在铁箍间的缝隙向外“侧漏”(俗称:拉屎),压力越大“侧漏”越厉害,就不能把油榨干;如果焙得过“老”——油分焙焦了,虽然不会“侧漏”,但会严重降低出油率,还会影响茶油的品质。其次是包枯饼,要趁热扒平踩实,顾不得烫手烫脚,必须争分夺秒一气呵成,若操作过慢,茶枯饼在寒冷的冬天冷得飞快,一旦冷却,也会降低出油率。再其次是驳尖和打撞。木榨的设计是充满智慧,榨膛里的楔子分为上下两层,把上层撞紧实了,下层就松了,可以添加楔子再打撞;当下层撞紧实了,上层又松了,又可以添加楔子再打撞,如此循环。这套工序如果没弄懂其中奥妙,很容易出差错,出错就会“跑尖”——楔子从榨膛里反弹出来,既有安全风险,又无法继续打撞加压,严重影响出油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老家的榨油坊早已屋倒墙塌,夷为平地,荆棘丛生。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古老的木榨已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高效率电动榨油机所替代,悄然谢幕,湮没在历史的风尘里。所幸的是,凝聚祖辈匠心智慧的木榨,早在十七世纪就被科学巨匠——分宜教谕宋应星收录在《天工开物》旷世典籍里,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穿越时空,闪耀着不朽的光辉。正如拙诗所云:

傍溪巧设榨油坊,烘焙茶仁戴月光。

水转筒车车带辗,甑蒸枯末末喷香。

频频打撞咚咚响,汩汩流脂灿灿黄。

木榨于今何处去?销声匿迹典中藏。

作者 | 李金生

5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