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在沪外国人:相信这座城市 为医护人员加油
中新网上海3月20日电 题:疫情中的在沪外国人:相信这座城市 为医护人员加油
记者 郑莹莹
来自澳大利亚的Beecher Ashley-Brown,这周末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条动态:“今天核酸检测,我和我来自北极的‘堂兄’在场支持。”只见在照片中,他戴着口罩,穿着红绿相配的圣诞节套装,站在人群里,左手握着他的“堂兄”——相伴多年的家族圣诞精灵Elfie,右手举着写有“核酸检测人人动、叫到哪栋哪栋动”的核酸注意事项提示牌。
当在上海另一个区域排队做核酸的记者线上发去询问时,Beecher说,自己只是想缓解一下氛围,给排队的居民带去一点欢乐,以及发些巧克力来感谢辛苦工作的医护人员们。
Beecher在中国生活了25年,两年前,面对疫情,他接受中新网记者线上采访时说,相信疫情会尽快得以控制,中国政府在检测病毒、阻止疫情扩散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令人印象深刻,这特别不容易。
两年后,又一次接受中新网记者线上受访,他说,说实话,自己并不是很担心目前的情况,因为两年前,我们对病毒知之甚少,做(核酸)检测也并不容易;两年后,我们有应对方案,很多人也打了疫苗,“两年前,我们最需要处理的是我们对病毒的未知与恐惧;而这次,我想大多数人都还好,没有那么害怕,只是我们需要做核酸检测,需要尽量居家,需要更加小心些。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目前,他所在的小区没有被封控,只是需要做核酸检测,他说对自己最大的挑战是小孩居家线上教育。Beecher说,多数在沪的外国朋友们感觉都还好,就是对怎么做核酸检测、对疫情防控管理及新变化有些不明白。待真正开始检测的时候,其实很快,大多数人10分钟就测完了。他说,朋友们都相信这座城市,相信目前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上海是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之一。记者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了解到,从2017年4月中国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以来至2021年10月底,上海市共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31万余份,外国人才数量居中国内地第一。
在上海徐汇区的乐山四五村,43岁的志愿者张维谊用英语、日语交流,帮助社区里来自澳大利亚、法国、乌克兰、日本等多国的居民完成核酸检测登记,并帮他们解决一些日常所需。
张维谊告知,自己也是因为封控后无法上班,想给抗“疫”守“沪”尽一点绵薄之力,于是加入社区志愿者团队,“封控管理暂停了我们外出的步伐,但封不了我们对社区居民的友好,包括外籍人士。”
她在志愿服务中发现,外籍人士用护照不能直接完成健康云App上的核酸检测登记,于是用自己的账号给社区的外国居民一一进行登记,然后将二维码发送给他们。
为了沟通方便,张维谊还按语言建了两个群,一个英语交流群,一个日语交流群。群里,张维谊给外国居民解答了上海当下的防疫策略及动态,以及为何需要封控。大家的问题也慢慢从何时能出门,转为何时做核酸,以及能否帮忙购买水、蔬菜等日常用品。
让张维谊没想到的是,原本并不认识的外国居民在她临时建立的群里,开始相识,有些还成了朋友,开始共享厕纸等物资,还相约一起去打羽毛球等等。
眼下,上海还在进行多轮核酸检测,沪上居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一位外国居民在张维谊所建立的群里说,尽管有些不便,但我们将共同度过。(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