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3月19日电 题:煤乡山西大天鹅“北归” 汾河湿地成返乡“加油站”
中新社记者 李新锁
春风从南到北染绿山西,来自西伯利亚的大天鹅又一次开启“南渡北归”的旅程。从挖煤、过度抽采地下水的历史尴尬,到涵养水源、湿地遍布的接续努力,黄土高原上的山西生态变了。
19日,山西平陆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张晋对记者表示,几天前,在山西运城平陆黄河湿地,最后一批大天鹅启程北归。
“每年10月下旬,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大天鹅南下平陆黄河湿地越冬。次年3月,它们分批北归。”张晋说,平陆黄河湿地地处山西最南端,这里背风向阳,采食丰富,非常适宜鸟类栖息。去年冬天大约有9000余只大天鹅来此越冬。
春江水暖“鹅”先知。从2月中旬开始,“度假”结束的大天鹅陆续启程回家。此后,它们沿着山西境内的“鸟道”,按照气温回升的节奏,逐步向高纬度迁徙。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在一次次“南渡北归”中,这些远方来客的身影从平陆、芮城等山西南部沿黄湿地,逐步向汾河、桑干河、沁河等流域扩散,诸多城市周边湿地也成了它们的驿站。这背后,是山西生态的良性回归。
这几天,地处山西中西部的孝义市孝河湿地陆续迎来大批小天鹅、大天鹅,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孝义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统计,春节过后途径当地的大、小天鹅已超过2000只。
在以煤、焦著称的孝义,这些生灵的频繁光顾并非偶然。曾经,煤焦产业的兴盛带来天然河流水量锐减、空气污染肉眼可见。当地人戏称“空气里都是煤烟味”。
经历过煤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态环保的持续投入,孝义和众多煤炭城市一样“碧水蓝天”渐成常态。
“在治理太原东、西山九条河流之前,一到雨季,黑臭水裹挟着垃圾直接汇入汾河河道。”太原人王昕说,从2017年开始“九河治理”后,汾河支流“雨污分流”、清水复流。
作为生长于斯的“老太原”,王昕眼看着流经城市中央的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在上游生态补水的加持下,山西中部太原汾河湿地也成了大天鹅的返乡“加油站”。
如今,经过系统治理,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已建立湿地公园63处,初步形成了以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
山西北部的平鲁区,曾因缺水导致“居民需储水洗澡”。10年前,引黄工程北干线上最大的一座调节水库大梁水库的建成,润泽了这片土地,“此地也成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
山西素有“华北水塔”之称,但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大多向外发散。受采煤破坏、地下水超采等影响,山西一度是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数据显示,经过“两山七河一流域”系统治理,山西水土流失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的10.8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20年的5.89万平方公里,入黄水质全面退出劣V类,境内主要河流生态基流基本保障。(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