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峰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留守儿童之家”展示自己做的手工艺品。陈璋 摄
为疏导排解节后留守儿童与父母分别后产生的失落情绪,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迎接新学期,2月23日下午,一场心理情绪疏导专题讲座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霞峰镇中心小学举办,160余名留守儿童齐聚一堂。在老师的引导下,不少孩子分享了寒假期间与父母的温暖故事,眼眶不禁湿润,情绪也得到释放。
自2020年7月被列为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开展的“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区)以来,广丰区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新体系、新机制,儿童工作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如今,不论是学校,还是乡镇和农村,处处可见“护童成长”队伍和活动,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联席会议 联合化解难题
截至2021年底,广丰区共有23.2万名16周岁以下儿童,其中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9553名。在广丰区看来,面对如此多的儿童数量,要做好保护工作,必须从区级层面完善顶层设计。
2021年3月,广丰区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将“护童成长”试点纳入全区重大改革项目,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合力监护的儿童关爱体系。
“以往遇到一些特殊个案,仅靠民政部门很难处理好,因为要做好困境儿童或问题儿童的帮扶工作,需要人社、教育、公检法等多部门一起努力。这两年有了联席会议制度,我们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让许多儿童得到了真正的帮助。”广丰区民政局副局长徐粤英说。
小力是一名15岁的中学生,2021年因一次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后移交至检察院。由于涉及未成年,该情况作为特殊个案被提交至联席会议进行商讨。“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小力的父亲癌症晚期,母亲早已离开,家里还有一个姐姐,经济条件很差。为了补贴家用,小力一念之差犯了错,属于‘激情犯罪’,可以通过介入疏导和帮扶来进行矫正。”徐粤英说,通过各部门努力,小力父亲享受了大病医疗报销政策,小力和姐姐也被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名单,每月有1200元补助,家里困难很快得到了缓解。“最终,小力愿意回校努力学习,检察院也不予起诉,成功挽救了一个孩子的人生。”
近两年,广丰区已经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方筹措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机制,严格按标准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度残疾人补贴,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在定点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服务的0至6岁残疾儿童,每年补助15000元。
此外,深入实施低保救助政策,将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未成年人,按照社会救助程序,全部纳入低保,并积极争取基金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资金700多万元。
专人专岗 摸清儿童“家底”
在广丰区,共有23个乡镇(街道)、232个村(社区)。如此庞大的规模,如何确保每一个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都能得到关注和帮扶?
为此,广丰区大力构建乡镇层面齐抓共管、村居层面专人负责的儿童关爱服务保障体系。其中,乡镇(街道)建立儿童督导员制度,由民政所长兼任儿童督导员。组建包括乡镇党政主官、分管班子成员、中小学校长、心理咨询师、乡镇儿童督导员在内的“护童成长”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推进“护童成长”各项关爱服务举措。
同时,每个村(居)均设置一名儿童主任,负责辖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日常工作,并打造了12个“儿童之家”示范点,通过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健康体检、政策宣讲、技能培训、亲子和体育游戏等活动,对困境儿童开展走访,着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每一名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就是一份‘护童成长’的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全区儿童情况。”徐粤英说,有了人员的保障,广丰区又在全省率先开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信息管理软件,对全区16周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现一人一码一档案,具体涵盖每名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服务记录、受侵害记录、实时诉求、心理评估等内容。平台采用分级权限,儿童主任能够动态更新儿童数据、实时照片等,通过分析困境儿童家庭需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帮扶。
2月20日,东阳乡社后村一户困难家庭迎来了区民政局、乡镇和村委会的多名工作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为5个孩子送去了棉袄、棉鞋等御寒衣物。看着孩子们绽放的笑容,大家终于放下心来。
原来,在2021年12月,社后村儿童主任通过走访摸底、录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发现一户家庭有5个未成年人存在家庭监护缺失和生活困难,儿童主任第一时间上报给村委、乡镇和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调查后发现,该户男主人于2021年病逝,女主人为精神二级残疾,夫妻二人育有6个子女。大女儿已成年,其余5人均属于未成年人。
了解到此情况,广丰区民政局、东阳乡政府、社后村委会立即组成工作小组,上户开展情况核实并就相关补助救助政策进行宣讲解读。由于5个孩子均满足事实无人抚养的申请条件,民政部门很快为其办理了手续,每人每月可以获得1200元生活补贴,还联系了当地爱心人士为二女儿小英缴纳了学费,与教育部门协调为其免除了杂费。同时,还向已成年的大姐告知了监护职责并签署监护权确认书,确保5个孩子的生活有所保障。
师生结对 用心用情帮扶
“春节我跟妈妈一起包了饺子”“我爸爸陪我做了寒假作业”“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去了动物园玩”……在霞峰镇中心小学举办的心理情绪疏导专题讲座上,不少孩子由紧张害羞到敞开心扉分享,现场氛围令人动容。而这,也是得益于老师们在长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才能让这些性格相对孤僻的孩子们充分释放情绪。
如今,广丰区在所有学校都建立了“一对一”共进帮扶机制,每名老师都与一名留守儿童结对,除了日常关怀慰问,还会组织家访,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此外,每所学校都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为孩子们课余时间看书、做手工提供了温馨的环境。一些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由区里优秀的心理专业老师到学校给每个有需要的孩子进行疏导。
小亮是嵩峰乡中心小学的留守“学困生”,以前上课听讲不认真,还影响别人,让人非常头疼。班主任阮泽婷到来后,了解到小亮的情况,随即进行家访。“他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了,年迈的奶奶很宠爱他,却管不了他。但奶奶却拉着我的手不放,希望我能多教育一下小亮,这让我非常感动。”阮泽婷说。
家访后,阮泽婷下定决心要改变小亮,在课堂上将简单的问题留给小亮,增强其自信心。课后帮助小亮结交朋友,使其性格逐渐开朗。经过一段时间,小亮听讲认真了,字写得工整了,成绩也提高了很多。“看着孩子一点点改变和进步,作为老师,再累都值得。”阮泽婷说。
“2021年,我们又成立了广丰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指导中心,更好地为学校开展各种心理疏导活动提供指导和策划。”广丰区教体局工作人员王旭介绍,2022年春节后,区里策划了“阳光少年 润心成长”大型主题活动,每所学校再根据自己的情况细分活动主题,不断培育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购买服务 培育专业队伍
2月23日上午,在铜畈镇鲍坞村“儿童之家”,一条标有“其乐融融庆佳节 喜气洋洋闹元宵”的条幅还挂在横梁上。9天前,广丰区民政局、上饶市鼎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到这里,举办了一场热闹的亲子活动,40余名家长和孩子欢聚一堂。踩气球、猜灯谜、做花灯、品汤圆……丰富多彩的活动环节,不仅增进了家长和孩子的感情,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魅力。
对于村里这两年开展亲子活动给孩子带来的变化,鲍坞村村民蒋卫敏深有感受。她告诉记者,她的孩子9岁,前几年迷上了玩手机,家里一度十分担心。通过参加村里“儿童之家”的活动,孩子性格变得开朗了,而且学到了许多知识,与家长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我觉得这类活动在农村太欠缺了,希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让农村孩子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为打造多元化关爱服务队伍,近两年,广丰区鼓励市场介入、市场运营,引进专业化团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项目资金40万元引入第三方专业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由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儿童之家”负责人,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定期开展学习、手工、体育、体检等服务。
“要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光靠政府和村(居)基层干部肯定不够。专业社工组织的引进,不仅让这项工作开展得更丰富,而且也为基层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培养更多人成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能手。”徐粤英说。
钱慧是上饶市鼎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拥有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和社会工作者资格证。她介绍说,在活动组织上,该中心每次都会做到“活动前有方案,活动后有总结”,系统性、针对性地策划好活动主题,让每个参与的家长和孩子都能有所收获。在人员培养上,该中心已经拥有20多名持证社工人员,并且仍在积极开展能力建设培训,不仅让社工人员,也让镇、村基层干部都能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从而打造一支庞大的“未保工作人员+社工+志愿者”的本土基层儿童关爱服务队伍,进而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记者手记
构建更大更密的儿童保护网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能否安全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稳定、民族兴旺和国家前途。尤其是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如何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考验着政府的能力。
广丰区面积大、农村多、人口密,在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广丰区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抓好顶层设计,实施民政与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学校老师与学生“结对子”,乡镇干部进行督导,村干部入户上报等合力护童行动。这些措施和行动环环相扣,环环有力,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便织起了一张巨大的保护网,共同撑起孩子成长的蓝天。
我们希望,这样的网能越织越密,越织越广,不仅在广丰区,还能在全省其他地方出现,真正构建起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