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是为了纪念汉字始祖仓颉所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同类遗迹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庙庙门(图片由仓颉庙景区管委会提供)
仓颉,复姓侯刚,名颉,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生于陕西白水县杨武村,享年一百一十岁。史称其“龙颜四目,生有睿德”,才智超卓,职任史官。当此之时也,蒙昧未开,仓颉仍用结绳的老办法录史记事。而大小绳结,形状各异,年久月深,难以辨识。后来,仓颉出游天下,遍访智者,寻求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他返归故里,独居深川,“观奎星圜曲之势,察鸟兽蹄迒之迹”,依类象形,始创文字,仓颉庙中的《仓颉鸟迹书碑》至今尚存,上镌二十八字:“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乂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仓颉天年之后,葬于白水县史官村北。墓为园锥形土冢,周围八角形砖砌花墙,东西各开一门,以供游人出入。站在墓顶,北可见莽莽苍苍的黄龙山,南可听声雄气壮的洛河浪。
前殿
仓颉墓
后人为了纪念仓颉,于墓前建庙起殿。史载:“不知何年何月所建”。但从东汉延熹五年的《仓颉墓冢碑》考察可知,那时仓颉庙已具一定规模。如今的仓颉庙,占地一十七亩,周环高墙厚垣。庙内建筑,格局完整,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寝殿为元代建筑,前沿大檩,蒿木为之,长16.5米,粗55厘米,径匀体直,世所罕见。
仓颉庙的砖雕
庙内外古柏成群,冠盖如云,杆粗十围者40余株,其中以仓颉手植柏为最。此柏高17米,径围7.25米,虬枝盘旋,广覆地面,可与黄帝陵的轩辕柏媲美。
庙内石碑,质粗字古,其中的《仓颉墓冢碑》《广武将军碑》《仓颉鸟迹书碑》等,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贵实物。1920年,《广武将军碑》于南彭衙寒崇寺出土后,于右任见到了失落千年的《广武将军碑》的碑拓,惊喜异常,纵情放歌:“千年出土光腾射”“老见异物眼复明”。尔后,又挥毫大书“文化之祖”,刻成大匾,悬于庙中。
“文化之祖”牌匾
仓颉鸟迹书碑
至于庙中壁画、砖雕、木刻、文人遗墨等,也都是价值很高的文物。寝殿壁画“黄帝战蚩尤”曾在人民画报社主编的画册《轩辕黄帝的故事》上刊登之后,引起海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总之,仓颉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仓颉庙是历代文人拜祭“万代文宗”的圣地。今天,它更富魅力,更加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