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杂多2月27日电 (记者 李江宁)27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2021年自然教育工作会议中获悉,2021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探索出“课程研发——教材读本编制——师资培育——学校应用”,具有祁连山国家公园特色、产学研教深度融合的全闭环链条。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和河西内陆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此间地貌涵盖冰川、寒漠、冻土、草甸、森林、草原、农田、水域、荒漠等九大类型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海拔介于2800至5827米,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在西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先后设立13所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学校。打造老虎沟、大拉洞等5处自然教育特色管护站,陆续完善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大数据中心,生态科普馆的自然教育、自然解说功能,全力搭建“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自然教育平台,为自然教育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图为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学生正在开展自然教育课程。 李江宁 摄2021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编写并开发规范化的自然教育教材5本、自然教育课程9套。同时,吸纳教师、管护员、志愿者组建自然教育师资队伍,开展自然教育、生态体验和课程设计考察观摩活动,提高自然讲师授课、解说能力,为生态学校、基地的有序运营以及课程品质保驾护航。
同时,该局联合富群环境研究院深入祁连山国家公园多个乡镇开展“家在祁连山”宣教活动,在提高当地村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当地村民现身说法,成为自然教育“活教材”。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该局将把成熟的自然教育成果应用于生态学校,自然教育基地。并搭建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开放式自然教育平台,开展教育基地联建、品牌共建、线路互联等系列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各有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不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进一步发挥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功能价值。(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