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提升劳动力要素配置水平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022-02-28 10:08 工人日报   房家梁  阅读:410 

  【热点思考】提升劳动力要素配置水平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观 点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要主动进行劳动力市场调整,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把劳动力要素配置提升到更高水平,通过劳动力要素提升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持续动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发展主题、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等方面都有了重大调整。在新发展阶段,我国要主动进行劳动力市场调整,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把劳动力要素配置提升到更高水平,通过劳动力要素提升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持续动力。

  新发展阶段的发展主题要求劳动力市场把就业质量提升作为核心。高质量就业不仅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全面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质量,重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把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到劳动力市场调整的突出位置。

  同时,劳动力市场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是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的不竭动力。全面深化劳动力市场体制机制,是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壁垒,缩小收入差距,提升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路径。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要求劳动力市场主动做好结构性调整。首先,劳动力“脱实向虚”现象逐渐凸显。由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劳动供给增速水平差距拉大、行业收益率差别显著等情况出现,我国实体经济的劳动力外溢情况逐渐明显,“宁做快递员,不做工厂汉”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高效率部分向低效率部分的劳动力要素转移问题值得注意。其次,安全问题要求主动调整劳动力市场技能结构。我国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将会影响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结构和配置效率。因此,要着重解决当前实体经济招工难、就业质量低、高技能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把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衔接作为重要抓手,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就业的特征方面有更准确的把握。

  扩大内需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改善劳动者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格局。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活力是确保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我国有14亿人口和数以亿计的中等收入群体,再加上每年上千万的新增人口,消费需求规模巨大。要更加重视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改革,改变当前人民群众资产性收入占比过高的现状,提升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和实际可支配收入,充实劳动者钱包。同时,要改善社保机制,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养老和医疗需求,提升劳动者抗击失业、重大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劳动力市场在劳动者增收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上下功夫。共同富裕不是把高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拉下来,更不是要“杀富济贫”,而是要把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提上去,通过提升劳动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缩小收入差距来实现。因此,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要求劳动力市场要主动通过多维治理手段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指数和就业质量等,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主动调整为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数字经济背景下“三新”模式快速发展提升新就业形态的重要性。首先,数字经济背景下“三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推动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以数字信息、大数据等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也改变着供给市场的结构,从供需两个方面给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提供有效可行的发展新思路,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在此背景下,各种新型用工模式脱颖而出,顺势而为,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为稳就业、扩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数字经济占比的提升,我国的新型用工规模从2015年的520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8500万人,年平均增速达到8.2%。

  其次,数字经济背景下“三新”模式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广泛影响。其一,新发展阶段要重视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就业质量问题。新就业形态仍然以吸纳中低技能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为主。平台独大、滥用算法等问题,使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诸多方面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2021年,我国出台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正是应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缺失,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的重要政策举措。其二,数字经济和“三新”产业发展对就业格局的影响值得关注。新就业形态主要集中在服务业领域,并且已经成为服务业的重要就业形式。相对于传统就业形态,服务业领域的新就业形态更加强调全产业链的跨空间、协调同步等特征,势必对就业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也对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要提高对新就业形态的重视程度,尤其是随着新就业形态占整个劳动力市场比重迅速上升,要把新就业形态从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补充”变成劳动力市场的“重要部分”,为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保障性的体制机制措施。

  国民经济循环畅通需要提升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202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人力资本质量提升能够改善我国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完备度,增强我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和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我国既要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外部要素循环,如资本深化对劳动力要素份额的挤占问题,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不匹配问题,也要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内部要素循环,如劳动力空间格局分布的变动趋势,地区间、城乡间、县域间、城市群间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等问题,提升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和配置能力,适应劳动力市场化、结构化、多样化的调整趋势。

  绿色发展从长期看将创造大量绿色就业机会。绿色发展是新发展阶段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在新发展阶段,低碳经济将成为经济活动和要素循环的内核之一,绿色发展诉求会影响绿色就业数量和就业空间。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煤炭行业、钢铁行业、石油行业的生产量均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碳达峰任务非常艰巨。同时,这些行业也是低技能劳动力相对集中的行业,对我国劳动力结构转型造成压力。短期来看,双碳目标将给能源行业带来失业压力。长期来看,随着财政等政策向绿色化低碳化行业倾斜,未来我国将创造大量绿色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向技术偏向型、环境友好型岗位转型,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的整体优化,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和持续动力。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赖德胜 李飚 孟大虎 【编辑:房家梁】

4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