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2月25日电(林波 卓璇 顾蔚 叶景)收快递已然成为时下民众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一个个快递包裹内,装满了收件人的期待,但有人却利用验包过程中的漏洞,通过快递“藏毒”。
2月25日,据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最新消息,该局成功破获一起通过快递邮包方式贩卖毒品的案件。目前,经江北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江北区人民法院审理,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杜某2人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另3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9个月、8个月。
日前,江北警方在网上巡查时,注意到一则可疑售药广告,其所售药品为国家二类管制精神药品,若滥用可产生强烈兴奋、致幻效果。
江北区检察院向企业发出检察建议。 叶景供图办案人员立即开展线索收集和外围调查,很快发现了一条通过快递邮包方式贩卖毒品的犯罪链条。当地禁毒、网安、派出所多部门通过合作,远赴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展开追查,最终在内蒙古将该犯罪团伙抓获。
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杜某、杨某等人利用快递人员简化流程,未认真履行检视审查职责的漏洞,将非法采购的国家管制精神药品,通过快递邮包的方式层层兜售,买卖范围涉及黑龙江、陕西、浙江等多个省市,累计销售多种管制精神药品680余粒。
据介绍,这些管制类精神药品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如果不控制剂量长期服用,可能会伴随快感、出现幻觉甚至令人逐步上瘾。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除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大众熟知的种类以外,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也属于毒品。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快递行业更不应该沦为药品黑市交易的帮凶。在寄快递时,快递人员一直认为他们所寄的是普通药品,没有认真履行检视审查职责,甚至因为业务量大,和王某某等人发展成关系较好的老主顾,随叫随到。
“近年来,‘互联网+医药’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但管制类精神药品种类繁多,药名大多复杂拗口,许多快递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弱,防范能力不足,在揽收、运输快递时不注重检视审查,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该案承办检察官董海如是说。
董海表示,在实地走访、排摸调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江北区检察院向涉案物流企业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企业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禁毒知识培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试行)》等收寄验视制度,“同时,针对快递企业普遍缺乏查缉毒品技术设备,影响寄递行业禁毒工作开展的情况,建议加大对毒品查缉力量的投入。”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查深挖中。(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