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晓明
通 讯 员 张书增 冯 勇
通辽铁路枢纽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电煤外运的重要通道,每年约7400万吨的电煤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随着电煤运输需求持续增加,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通辽车辆段肩负重任,成为保障电煤外运的关键节点。
春运期间,被称为铁路货车“定点医院”的通辽车辆段检修大库尤为繁忙,特别是设备车间的机电班组,可谓是“定点医院”的核心,主要负责设备的正常运转。
2月14日,机电班组的班前会在检修大库现场召开。因为担心刚入职的青工技术不成熟,机电班组工长史冬泉总会利用这个时间段,讲解一番智能设备的技术要点和易发生故障的原因。当史冬泉分析到PLC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结构时,对讲机突然传来呼叫:“轮对选配智能库发生故障,轮对选配作业时有异音,请及时修复。”
发生故障的轮对选配智能库,平时由新入路的青工高文波负责包修。一听到发生故障,高文波赶紧拎起工具跑到位于车间东侧的智能库,一番仔细检查,发现是智能库桁吊上的智能走行电机轴磨耗过限0.3毫米,造成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音。
“问题不大,等厂家配件发过来再换也来得及。”高文波对随后赶到的组长徐志源说。
但徐志源却不这样认为:“别小看这0.3毫米的磨耗,在智能桁吊动态抓取和定位存放轮对过程中,会使智能库桁吊上的智能走行电机在运送轮对过程中出现4厘米左右的误差,导致轮对定点存放的精度不准,从而在存放轮对的过程中使轮对端部的轴承出现磕碰现象,导致密封装置失效和轴承内的润滑脂外泄,搞不好还会造成列车颠覆的重大事故。”
徐志源这样谨慎,缘于他曾经也碰到过“0.3毫米”的误差:“刚参加工作时,曾因为一个小小的误差没彻底检修,被史工长发现后才没酿成重大事故。”组长徐志源一边扎好安全带准备对电机轴进行拆解,一边对高文波说:“不能给隐患留有一丝余地,这里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检修进度和检测质量。”
轮对选配智能库是一个集机械动力、光学传感和智能控制于一体的高端装备,主要用于货车轮对的存储和选配。按照规定,货车轮对每运行24个月就需入库检修。入库后,通过对车体、车轮、制动阀等零部件的分解检修、探伤及组装等一系列程序,再将检修好的轮对通过智能库进行自动选取后,运送到下一生产线进行安装。
拿着拆解下来的智能走行电机轴,徐志源的意见是先进行焊修,待配件到货后再进行更换。“如果这样处理,磨耗过限0.3毫米的电机轴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很危险,也容易影响正常生产。”一直在旁边观察的史冬泉说:“还是要对电机轴进行优化,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隐患。”
随后,他把高文波也叫到身边,一边指着磨耗过限的电机轴一边说着解决方案:“把磨耗过限的电机轴重新焊修,再进行车削加工,然后对受力点进行热处理,这就能使配件的硬度得到提高,再往电机轴上增加个尼龙套,就可以保障电机运行状态和轮对选配功能正常。”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维修,电机轴重新安装到位,故障异音消失,桁吊也走行平稳。“电机轴热处理后硬度加强,加上尼龙套后,之前的硬摩擦也成为软摩擦,这就减少了摩擦阻力。”史冬泉一边观察改造后的电机运行状态,一边向高文波叮嘱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
“不管发生多棘手的故障,只要史工在现场,我们心里就有底。”徐志源说,“类似这样的难题,史工不知处理多少回了。”
在史冬泉的带领下,这个班组形成了小技改、小发明不断的浓厚氛围,并成为全路的科技创新典型。仅在2021年,史冬泉和他的小伙伴就完成科技创新项目19项,节约资金15万余元,9名职工获得通辽车辆段的表彰。2021年,由他组织改造的轮对转轮器荣获铁道行业质量管理三等奖。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