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国家乡村振兴局明确,2022年将确保脱贫人口就业规模超过3000万人。这3000万人的就业岗位中大部分将由乡村产业支撑和吸纳。
新春伊始,各地积极多措并举发展乡村产业,以产业促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落实产业就业帮扶
“蜜一样的幸福生活滋润着我,拉祜人纵情歌唱……”
虎年春节,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村歌声嘹亮,来自全国约4万名游客在这里欢度假期。
澜沧县地处云南省西南边陲,是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拉祜族为直过民族,以拉祜歌舞为特色的老达保村靠发展旅游脱贫,如今正成为网红村寨。
“实践证明,就业是澜沧县增加群众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性举措。”云南省澜沧县县委书记杨中兴说,2021年通过健全机制促就业、提升技能保就业、培养能人带就业、强化服务稳就业,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8.97万人,占全县脱贫劳动力总数的65.07%,人均实现劳务收入15920元,做到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定、劳务输出不减,真正让脱贫劳动力“输得出、留得住、有收入、寄得回”。
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近日指出,当前还存在部分脱贫人口就业稳定性不高、脱贫劳动力技能欠缺、部分帮扶车间经营困难、公益岗位降幅较大等问题,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产业就业帮扶等措施。来自国家乡村振兴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脱贫劳动力通过务工就业3145万人,比2020年底增长4.2%。其中,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627.5万人,比2020年底增长5.7%。
1月27日,在辽宁省辽阳县壮大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人在收集分拣鹌鹑蛋。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引入企业注入源头活水
春节假期刚过,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张店镇马台村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
这个春节村民王以梅过得格外开心:“住上新房子,正好迎娶新媳妇上门,真是双喜临门呢!”
“水、电、路样样通,旁边还有健身广场,买东西几步路就到了。”王以梅边介绍她家白墙黛瓦的两层小楼,边发喜糖给乡亲们。
张店镇所在的灌南县是江苏省12个省内重点帮扶县之一。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农房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去年6月底,张店镇在江苏省委驻灌南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新型社区一期工程全部建成,146户村民入住。
安居更要乐“业”,发展才是群众稳定增收的关键。张店镇围绕板材、食品、机械制造等领域夯实乡村产业,发展产业园区,在健全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当地留守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以前一直都在外地工作,现在年龄大了,正好到家门口的企业工作,每个月4000元左右的收入,非常满意。”今年45岁的丁如霞是马台村村民,已在当地工业园区内企业务工一年多。
丁如霞务工的这家企业,是入驻张店镇工业园区的第一批企业,解决了60多名留守劳动力的务工问题。去年,张店镇招商引资9个项目,6个投资超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张店镇党委书记周鹏介绍:“今年计划引入更多高精尖企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产业连着就业,是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据国家乡村振兴局介绍,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乡村产业的比例已达到50%,2022年还将继续提高,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游客进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稻梦空间”景区游玩,附近村民在景区打工(2021年8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平台经济赋能乡村产业
来自甘肃庆阳的白玮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4年来通过在北京做一名外卖平台骑手实现稳定脱贫,“上班灵活,收入稳定,平均每月8000多元,可以负担两个孩子的生活费、老人的医药费”。
算法派单,线上接单,线下干活……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之间资源、机会等均等化发展。美团数据显示,脱贫攻坚期间,累计近6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成为平台骑手实现就业增收。
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折射出巩固脱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截至目前,国家级电商平台“832平台”累计销售832个脱贫县农产品超过200亿元,帮助230万农户巩固脱贫成果。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不久前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从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等8个方面进行部署。
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交易的数字化转型。2022年,各大平台加速布局乡村产业,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促进稳定增收。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镇,“网红主播”到渔船边拍摄短视频(2020年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雨泽摄
在源头生产端,平台利用大数据探索推进农产品分级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农村创业者培训方面,实施“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目前该项目在全国30个省份培训了超过100名乡村创业者,带动乡村上百万人增收和就业;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平台设立县域互联网就业岗位,引入数字经济产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
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数字技术和平台经济为乡村振兴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新华社记者侯雪静、王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