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台村“两委”班子坚持把精神帮扶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内容来抓,聚焦“解困聚民”、“培训提底气”、“赚分振精神”三步法,逐渐的改变了贫困群众的不良风气和不好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益,消除“懒、靠、要”等小农思想,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解困聚民心
用好用足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得实惠,让贫困户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处于城中村的多数村民思维较为活跃,全村19户贫困户中,在2017年时,有过或正在经营小本生意的贫困户有9户之多,但很多都经营不善,一来缺乏资金的支持,租不起店面,只能用三轮车拉着商品流动设摊。二来抗风险能力很弱,有些经营需要成本投入的,没有流动资金支持,一旦商品卖不出去就形成资金链断裂,只能关门大吉。
针对上述情况,大台村党总支充分用好用足扶贫政策,实现了小额信贷精细化实时化管理。一是做好分析服务。帮扶干部上门分析其经营能力,挖掘其做小本生意的潜力,共为全村的未就业全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户制定了发展计划8户。二是做好发展调研。带领贫困户深入到村委周边的农贸市场、附近店面调查,增加贫困户经营能够增收的信心,同时现场学习经营技巧。三是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对接银行为资金需求户办理小额贷款,两年来共办理了5户,贷款金额18.9万元,解决了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资金缺口。帮助官仔台贫困户梁勤根申请办理小额信贷贷款3万元,解决种植新余蜜桔购买种苗、化肥的启动资金,有力推动贫困户自主产业的发展。庵仔里贫困户彭效强想和别人合伙购买一辆二手车跑运输,自己在亲戚朋友筹集6万元,帮扶干部帮助办理小额信贷4万元,现在每年开的士的单笔收入8万元以上。
培训提底气
组织贫困户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户谋生能力。贫困户要脱贫,关键是就业。为了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途径,提升就业质量,帮扶干部上门串户,动员贫困户根据自己的就业意愿,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全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36人(含在校学生),参加培训的有24人,占就业人数的82.7%,大部分通过贫困户的技能培训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贫困户彭效强,他的理想职业是汽车驾驶,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学习驾驶技术,并拿到执照,现在从事开的士,跑运输的职业。单笔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贫困户刘桃生:参加个人自主创业培训,拿到自主创业合格证书,聘请在保安公司做保安。妻子袁春香参加保育家政服务培训,拿到保育家政服务合格证书,目前在分宜县步步高超市做清洁保洁。夫妻俩每月工资共5000元左右。
就业能力的培训让贫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拥有了一技之长让他们在村民间挺直了腰杆,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技能这张王牌让一向低头走路、小心说话的贫困户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赚分振精神
晓康驿站开展深入人心,开展“三讲一评”感恩教育活动。大台村从2019年4月份晓康驿站全面启动以来,采用积分兑换物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贫困群众自己动手,主动作为的积极性,成为贫困群众精神扶贫的加油站,它改变过去简单送钱送物的帮扶方法,引导贫困群众因人制宜,根据自身的条件,依据每户的生产生活,个人卫生,家庭环境卫生及是否就业、是否创业、是否参加公益性活动等方面进行评分。同时开展“党建+晓康驿站”活动,党员先锋户获得积分捐赠给贫困户,对获得积分较高的贫困户如彭效强、汪小明、黄团根等进行表扬,对严全林等几户存在的问题通报批评。
在“三讲一评”感恩教育会上,对涌现的脱贫典型现身说教,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就业,多做好事,多参与公益活动,让贫困群众形成多劳多得,有劳才得,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致富观。
大台村庵仔里贫困户万细牙,小时候的他因患小儿麻痹症致小腿严重萎缩,一度精神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帮扶干部万初根书记用脱贫典型事例去教育他,去感化他,用心交心,用情换情,鼓励他多走出去,参加感恩教育会,多参加公益活动,随着与大家相处,他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更有精神了,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帮扶干部帮助他在商城摆一个卖金银花茶摊位,年收入1万元以上。
来源:分宜镇
编辑: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