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西宜春2月18日电 题:赣西小山村解锁“农旅融合”密码促乡村振兴
记者 王昊阳
春雨淅沥,洒落赣湘边界大山深处。在江西万载县白水乡槽岭村,高低错落的农田里,已是绿意盎然。田间种植的龙牙百合,在春雨的浇灌下正破土抽芽,为山村增添了一抹新的生机。
万载县有数百年龙牙百合种植历史,被誉为“百合之乡”。万载县出产的龙牙百合,因个大、片长、肉厚、色白、味美,颇受市场欢迎。
槽岭村原本是一个“穷山窝”,村民们守着这片交通不便的大山,一直找不到“出路”。直到2016年,宜春市委组织部派驻槽岭村工作队进驻后,小山村开始有了新变化。
万载县白水乡槽岭村百合花海。(资料图) 万载县白水乡供图“我们要因地制宜,用好资源,打造百合文化品牌,探索农旅融合的发展新路。”驻村第一书记任智君说,工作队决定带动群众共同发展百合加工、油茶等产业,并成立槽岭人家生态种养农民合作社、油茶合作社和百合食品厂。
全村187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村民从多方面获益。土地流转每亩每年400元,务工收入每人每天100元,产业发展有收益后村民还可以分红。
合作社统一购买种子肥料,统一进行田间管理,统一销售产品。槽岭村支部副书记张继春告诉记者,目前百合种植面积约52亩,2021年收获百合6万斤,并利用左城右乡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百合产品。另外乡村旅游也有收益,每年5月20日举办“百合文化节”,前来观赏百合花的游客非常多,节日期间门票收入达30万元。
“除去土地流转、工资、种子肥料等成本,去年我们盈利20多万元。”张继春说,槽岭村利用百合文化节这张特色名片,既拓宽了百合产品的销路,也带火了乡村旅游,增加了村民收入,打响了百合故里的文化品牌。
“我们对百合进行深加工,目前有百合粉、百合面、百合酒、百合糕、百合饮料等20多种产品,有些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得到更多市场的认可。”张继春说。
槽岭村是江西省红色名村,是万载县第一个党支部“浏万边特别支部”诞生地,也是“湘鄂赣红军临时医院”旧址所在地。槽岭村成立红色文化发展中心,进行公司化运营,引导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以“支部 公司 农户”的模式,将红绿资源转变成带动村民致富的产业。
槽岭村打造了党支部文化馆、红史馆、脱贫攻坚馆,以及烈士纪念碑和红军小道,建设了龙牙百合文化馆、百合粉生产加工线和百合观赏基地,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整合绿色生态资源,打造红色培训基地和乡村休闲基地,推动红绿产业融合发展。
万载县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在槽岭村学习。(资料图) 万载县白水乡供图槽岭村已成为宜春市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和干部培训基地。槽岭村党建宣传员钟凯微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开发了8大课程,有核心党课,有现场教学,也有实景体验,内容丰富,深受学员欢迎。学员们可以走进山村,现场观摩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可以夜访农家,察乡情听民意,可以参与“革命战斗”,通过实景体验,感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从中受到教育。
参加培训的学员,吃住都在群众家里。村里有50户开办了民宿,由公司负责统一管理,安排学员入住,每个房间每晚收费60元。村民曾月招说,她家里闲置的两个房间用来开办民宿,去年收入6400多元。另外村民还负责当讲解员,“红领巾 脱贫户 老党员”的本土讲解团队,为学员们讲述山村的红色历史和脱贫奔小康的生动故事。
槽岭村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自2021年3月开始运营,至今已接待8000多位学员前来参观学习。村级公司实现收入近3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0余万元。万载县白水乡党委统战委员黎小霞表示,槽岭村下一步将继续擦亮红色品牌,打造红色精品教育,推进农旅融合,壮大产业发展,聚力同心,振兴乡村。(完)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