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北京市家庭医生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超90%

2022-02-19 10:08 北京青年报   吴涛  阅读:384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近年来,本市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100余家二三级医疗机构为基层优先提供号源,居民基层首诊率已达51.9%,家医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在90%以上,家庭医生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也叫全科医生,其以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起居民和家庭医生团队稳定的服务关系,对于应对老龄化、疾病谱变化以及构建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近日,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主任、主任医师陈应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门诊量稳居全市社区第一,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家庭医生签约居民40005人,居民签约率达35.9%,其中老年人16550人,签约率达91%,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更具个性化的服务。

  陈应军介绍,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利用“互联网 医疗”技术建立“健康大脑”智能监测云平台,签约居民无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在家里,均可通过智能化自助设备将测量的健康数据实时上传至“健康大脑”。当签约居民血压、血糖等指标异常时,平台能自动短信提醒签约居民或家属和签约医生,家庭医生和助理可以及时跟进处理。“健康大脑”实现了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全程掌控,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视化、精准化”。

  据了解,2021年,本市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交上了一份优良的“成绩单”:全市650个无医疗机构行政村全部完成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站建设,动态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建设完成100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病特色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开展药品需求登记服务,为5934名患者登记用药需求;100余家二三级医疗机构为基层优先提供号源,居民基层首诊率达51.9%;家医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在90%以上,向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375.7万人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6.4%,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2021年,全市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未来,本市将继续扩大家庭医生服务规模,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包括汇聚更多力量开展签约服务,试点推行医联体内二级医院医务人员通过对口支援、多点执业、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在属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下开展签约服务,服务时间记入基层服务年限。鼓励医联体内非公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有工作活力、身体状况允许的退休医生,在自己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签约服务。

  按照任务安排,今年本市还将打通医联体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电子医学影像等数据信息。支持家庭医生调阅居民完整健康数据,实现健康信息上下贯通、横向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连续性健康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共享调阅,方便居民查询健康档案、就诊用药及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促进居民自我健康管理。

  对话

  服务百姓要用过硬的技术 温情的服务

  对话人: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全科主任王益品

  北青报:作为家庭医生,您平时主要为老百姓提供哪些服务?

  王益品:家庭医生在老百姓家门口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既是一个“多面手”,也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我的主要工作分为四部分:一是日常的全科门诊,帮助老百姓治疗一些常见疾病、急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还有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等;二是给病人做健康管理,包括给病人打电话做健康随访,跟进其健康状况;三是承担健康教育职责,定期给居民送上健康课程,增进健康意识;四是定期帮老年人做体检。

  北青报:您有多少名签约居民?平时如何给他们提供健康服务呢?

  王益品:目前我手里的签约居民有1800余位,跟病人保持密切的联系,我会定期给重点人群做随访,同时,每个病人手里都有我电话,遇到任何健康问题都可以找我。如果是不太着急,可以通过我们专属APP在线留言。我的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万一有急事儿可以打电话。比如曾经有个老爷子突然发生一侧肢体无力,那天晚上10点半了,他儿子打电话给我,问我要不要自己在家服药缓缓,但我根据他描述的症状,研判老爷子可能发生脑卒中,当时我建议马上打120。后来老爷子及时去了医院,确实是脑卒中,因为得到及时的溶栓救治,老爷子缓过来了。脑卒中本身就是一个急病,溶栓时间很重要,万一错过了黄金时期,会留下后遗症,时间就是生命。像这样的“急电”,我每天会接到10个左右。

  北青报:北京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已有10余年,老百姓对你们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王益品:态度转变挺大的,我在2008年进入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全科医生,当时老百姓觉得社区医院就是开开药,但是这些年,医生队伍越来越壮大,人员素质也不断提升,很多大医院的大夫也来我们这儿出诊了,药物也很丰富,诊疗手段也先进了,很多病在社区就能解决,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严重疾病可以转诊大医院,机制也越来越顺畅了。所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首诊在基层,百姓用脚投票,这也说明这些年北京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在不断提升。

  北青报:作为一名驻扎基层多年的家庭医生,您在跟老百姓建立信任方面有什么窍门?

  王益品:以前老百姓不愿到基层看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基层医生的不信任,所以我认为首先就是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目前北京的全科医生综合素质都比较高,基本都是大学及以上学历,而且是能够真正地帮老百姓解决病痛,用本领说话,我们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每年都会参加继续教育、参加各类岗位大练兵。其次,家庭医生在管理患者健康的时候要做到换位思考,把他们当做家人,如果是自己家里人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解决?按照这样的角度去处理,会让老百姓觉得我们时刻都是为他们考虑的。用过硬的技术和温情的关怀去跟老百姓建立信任,基层医疗服务的黏性才会越来越强。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吴涛】

3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