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青海高原歌手的舞台之变:从大山到国门之外,演绎藏乡变迁
中新社西宁2月5日电 题:青海高原歌手的舞台之变:从大山到国门之外,演绎藏乡变迁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农历壬寅虎年、藏历水虎新年将接踵而至,“春晚”舞台已然成为时代记忆。但在青海高原,从高原大山到国门之外,从互联网到时下的“藏晚”乃至北京冬奥会的暖场,一代代藏族歌手的“舞台”之变,无不演绎藏乡变迁。
图为1月25日,青海省西宁市,年过八旬的藏族歌者秀日吉翻阅曲谱。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说起“舞台”,藏族老阿妈秀日吉的舞台,不容小觑。从大山里出发,走向国门之外,她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我喜欢唱歌,也没专门学过。只是跟着长辈,谁唱得好,我就跟谁唱。”对于唱歌,秀日吉好似“会说话就会唱歌”一般简单。
半个多世纪前,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藏族乡中曲加村,天生一副好嗓音,加之容貌俊俏,跳舞有模有样,秀日吉很快被排练老师看中。
没多久,秀日吉应邀到青海省会西宁市参加青海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她从上百个节目中脱颖而出。
演出完毕,秀日吉自然回到老家,种十几亩靠天吃饭的山地,和弟弟相依为命。
此时,青海省文化系统工作人员,从省上辗转寻到中曲加村,带秀日吉去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我很高兴。唱歌能到处玩,去见世面。”年轻的秀日吉有自己的心思。1957年3月的北京之行,“我骑惯了毛驴和牛,坐汽车、火车,不知道晕了几天几夜,一路都没吃饭”。
在北京再度崭露头角,她有机会去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火车站有欢迎仪式,有人过来拥抱,把我吓得往火车上跑。”秀日吉不忘调侃自己的糗事,“带队老师还责怪我,‘出发前已经给你们培训了,拥抱是国际礼仪,你咋还跑’。”
据记载,老舍作报告时,还专门点出包括秀日(什)吉在内的那个时代涌现出的少数民族艺人,称他们是“有才能的民间诗人与歌手”。
舞台越大,秀日吉越发觉得知识储备不够。参加工作后,她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班,同学中就有才旦卓玛,后者凭一曲《北京的金山上》火遍大江南北。
“跟同龄的伙伴们比,我十分幸运。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了我一辈子的幸福,”说着,秀日吉双手合十,“要不然,我们唱歌、跳舞,只能在山里,最远可能走到县城。”
但与秀日吉、才旦卓玛在那个时代的凤毛麟角不同,如今,在互联网时代,藏族歌手无疑“是金子总会发光且发得更多、更快”。正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暖场阶段播放青海藏族歌手创作的歌曲《FLY-飞》,让民众感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近些年,的确有很多藏族歌手崭露头角。歌手很多,业界也期盼着更有实力的歌手。”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藏族小伙桑杰才让,如今忙着个人专辑之外,还不断给自己学习充电。
正如他在社交平台所写,“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完)
【编辑: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