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最大体会?就是保持了军人本色,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吃亏,一往无前,不胜不归。”
坐在记者面前,64岁的老兵夏侯安语速平缓,透着坚毅。37年艰苦创业,从冶炼厂、百货经销部等,再到煤炭贸易、天然气公司,写下了精彩的人生故事。
现在,他创办的天然气公司,年产值上亿元,年上缴税金近500万元。
闯 劲
1981年,夏侯安退伍后在界桥垦殖场工作。1983年1月,场里创办冶炼厂,在全县率先实行承包经营。夏侯安主动承包,经营期3年,每年上缴垦殖场利润8000元。
当时,夏侯安月工资31元。8000元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冶炼厂主要生产铝镁合金粉。他脑子活,与同行打时间差、空间差,把厂子经营得红红火火。年底一算账:上缴利润后,自己赚了10多万元。
1986年,夏侯安调县二轻局工作。第二年,二轻经销部成立,实行租赁承包责任制,他成为全县商业系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后,他实行工资与销售额挂钩。租赁承包3年,年年利润创新高。
“真正‘下海’,是1992年。”夏侯安创办民营企业分宜矿产燃料公司,经营煤炭贸易。连续多年获市、县纳税大户称号,政府接连奖励他4辆摩托车,在当地引起轰动。
2007年,夏侯安看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创办了分宜县顺民天然气有限公司。近年来,多次追加投资,建设管道天然气、汽车加气子母站。目前,居民用户达3万户,餐饮和工业企业用户116户,每天供气量12万立方。
钻 劲
“我有钻劲,认准的事,就要做到极致。”夏侯安说。朋友则说,他的创业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
承包冶炼厂那会儿,金属原材料紧张。夏侯安打起背包,一出门就是几个月,在火车上辗转。一听哪里有原料,就往哪里赶。白天跑单位,晚上坐火车,比拼命三郎还要拼。一次在陕西洋县火车站买票时,又累又饿,突然昏倒,躺了半天才醒来。
夏侯安找金属原材料独辟蹊径,不跟人“扎堆”,还讲究谈判策略,因此往往有收获。一次,同行者收获甚微,但他从成都到西安买到了12吨铝、镁金属边角废料。
上世纪80年代,通信、交通不发达,给产品找销路也难。为此,夏侯安经常不着家,跑烂了多少鞋,算也算不清。铝镁合金粉是生产花炮的重要原料,夏侯安逢烟花爆竹店必进,查看包装上的厂家地址,按图索骥。
一次,夏侯安按包装盒上地址,来到进贤县一家花炮厂。厂长不在,他一连等了3天,终于将厂长“逮”住。软磨硬泡,终于推销了4吨产品,进账2.4万元。
憨 劲
“搞企业,要产生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夏侯安常说。
夏侯安创业以来,“诚信”成为金字招牌。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煤炭贸易经营红火。因从不拖欠运费,货车司机抢着做他的运输业务。凭他开出的一纸运单,货车司机可以赊账加油、换胎、修车。
县城原有一家燃气公司,业务涉及2个小区、900多户。由于管道年久失修,存在液化气泄漏等安全隐患。小区居民有事常打电话到顺民天然气公司。夏侯安立即派人上门检修。他说,即使不是我们的事,也要服务好,出了事不得了。
这家燃气公司安全隐患大,政府着急,多次找夏侯安盼其收购。朋友劝他:“它都快倒闭了,你先别急着收购。等倒闭再收,更划算。”夏侯安还是决定尽早收购,早一天收购,就早一天消除安全隐患。2012年,夏侯安收购该公司后立即对管道等设施进行了改造。
“人不要怕吃亏。”夏侯安说。这些年,他还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捐款捐物。春节期间口罩、防护服紧缺。他想尽办法,从海外购进3000只N95口罩、300套防护服捐给政府。
来源:江西日报记者 胡光华
编辑:曾亚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