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人民日报关注九江共青城乡村振兴:鄱阳湖畔村庄美

2022-01-25 09:24 人民日报    阅读:428 

以产业激发乡村活力,拓就业增加村民收入,用文化丰富乡村生活。

2021年以来,江西省共青城市坚持统筹兼顾、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产业兴、村民富、文化浓的新乡村。

产业兴,激发乡村活力

步入江西省共青城市江益镇栗坂村,屋顶、晒场上,晒着滚圆光亮的油茶果。“去年油茶收成不错,我一共种了10多亩,收成5000多公斤,有1万多元的收入。”栗坂村脱贫户胡庆红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共青城市务实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推进“一乡一园”建设。

在栗坂村,通过驻村工作队引导、村两委动员、致富带头人和种植大户带动,全村共培育发展油茶种植1500余亩,并成立坂上人家油茶开发专业合作社,同时整合资金45.5万元,建成集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成品油加工车间。

“坂上人家合作社目前已投入资金80多万元,农忙时,合作社需要40多名工人晾晒、碾茶籽,每人每天有150元的收入。”栗坂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孝波说,村里的水土很适合种植油茶。

“2021年,合作社收了30万斤左右油茶果,还无偿帮助本地农户外销了30多万斤。销售额至少比2020年增长5倍以上。”合作社负责人吕晋宝很高兴。

“既要绿水青山美,又要业兴百姓富。”刘孝波介绍,油茶产业经济价值高,又能涵养水源,是一个绿色富民产业。

2021年,全村共收获200多万斤油茶果。“下一步,我们计划投入100万元左右,按照‘企业化、产业化、基地化’的思路,与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相关专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强化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场推广。” 刘孝波说。

村民富,幸福乡村生活

“我年纪大了,不方便继续外出打工。在菌菇基地上班,不仅可以赚钱养家,离家近,还帮老伴谋了一份事做,真是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泽泉乡观音桥村戢家垅小组菌菇养殖基地,脱贫户王绍传一边整理香菇一边说。

2021年6月,共青城市泽泉乡观音桥村第一书记、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一行人跟随市乡村振兴局到南昌等地考察食用菌种植。经过前期考察,历经3个多月厂房改造,2021年10月,观音桥村戢家垅小组建立了菌菇养殖基地。

“前期我们先试种香菇,第一批上3万根菌棒,可产约1500公斤。2021年11月开始第二批4万根菌棒种植。”观音桥村乡贤戢海生说,1个菌棒平均可产1公斤左右香菇,根据香菇成色可卖10—16元/公斤不等。

菌菇养殖基地的成立,不仅为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当前,观音桥村的绿茶产业每年可为村里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元,增加长期就业岗位20个,临时就业岗位80个。

共青城市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动态监测。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让村民日子更有甜头、更有奔头。

文化浓,夯实乡村底蕴

走进共青城市金湖乡江流村,目之所及的是一幅美丽乡村画卷。金湖乡“共青精神”体验园、共青垦殖场旧址等红色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市民及周边地方的干部群众至此追寻红色记忆。

挖掘乡村文化,开展文化活动,以文旅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金湖乡以江流村“共青精神”体验园主题实物展览为主基调,结合时代脉络,将鄱阳湖生态文明展示馆等景点纳入村部红色旅游平台,打造了一条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红色专线”。把这片红色土地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共青精神”传承基地。

村里人气旺了,村民们也纷纷端起了旅游的“金饭碗”。“共青精神”体验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园以来,已接待慕名而来的游客3万余人,带动了村部周边的民宿热,红色旅游产业销售、农家乐等项目也在快速发展,农民转变成宣讲员、服务员,口袋“富”了,精神“实”了,日子越过越有味。

4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