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2年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个新春,格外令人期待。今日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以微观视角展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探访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报道各地疫情防控和节日保障的举措,反映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1月15日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忙碌一夜的江西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有了稍许平静。
陆港口岸一期货运场站,中老铁路国际班列(南昌向塘—老挝万象)整装待发。这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后,江西省发出的首列“江西制造”专列。
“我们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查验装卸货物,今年春节也不准备休息了。国际货运开通后,随时都有货物进场,得24小时作业。”场站调度员徐俊生指着这条由33个集装箱组成的“长龙”说,这些汽配、服装、电子机械、箱包等江西“特产”,将沿着中老铁路,经磨憨口岸出境,5天后抵达万象。
“真幸运,能赶上这趟列车。”江西展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发车点一墙之隔,公司总经理高昕一大早就来等着列车起运。“以前主要走铁海联运,先通过铁路运输到宁波或厦门港,再走船运到泰国等沿海国家,再转关到老挝,手续繁琐、耗时长。”高昕说,公司客户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国家,现在开通铁路直达班列,极大减少了企业出口的时间与成本。
作为江西最大的建制镇,这里拥有全国十大货运编组站之一——向塘西货运编组站,京九、沪昆、浙赣等干线铁路在此汇集,江西南部地区70%的货物经由向塘进入省会南昌或发往全国各地。“最初的向塘铁路枢纽运输货物以箱包、皮鞋等日常用品和粮食为主,服务的区域也仅限于周边省份。”徐俊生说,这些年,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太阳能组件、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类货物快速增长。伴随南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以及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推进,这里的功能更为凸显。
“总规划面积33.82平方公里,目前已设置商品汽车区、集装箱作业区、大宗货物集散区、铁路口岸区、冷链服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六大板块。”南昌县商务局局长王曦婷在规划图前告诉记者,这里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陆港:建立了“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国际国内大通道,形成了集铁、公、水路于一体的多式联运体系,目前已常态化开行9条中欧(亚)班列、5条铁海联运班列。2021年,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开行班列828列,比2017年增长近5倍。
成为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纳入国家铁路发展规划、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能级提升,见证着向塘物流老枢纽焕发出的新活力,而物流业态的多元化、智能化,则让老枢纽增添了新动力。
带着条形码,一件件快递包裹穿行在280米长、1.2米宽的回转传输带上,中央分拣系统根据扫描结果,直接分拣派送至目标支线,再由货车送往目的地……这是记者在南昌传化智能公路港项目的大型厂房看到的景象。工作人员李仲平告诉记者,作为江西首条重货自动分拣系统,这里24小时不间断作业,相比人工分拣,系统分拣降低了2个百分点的差错率,成本降低了60%。
作为首批入驻向塘国际陆港的项目,南昌传化智能公路港带动了一批企业进驻,并为入驻企业带来数字化、智能化等智慧物联新风向。在京东“亚洲一号”向塘物流园,仓库里机器人往来穿梭,将货物运送到分拣人员面前,“人找货”转变为“货找人”。如今在向塘国际陆港,除了京东,还有苏宁、菜鸟等企业200多家,各类仓储面积达60万平方米,智能系统已覆盖了绝大部分物流企业。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力把向塘国际陆港打造成国家陆路开放实验示范区、江西‘三同’实验发展创新区、大南昌都市圈铁路物流集聚区,为江西高质量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王曦婷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