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天津迎战奥密克戎,管控区里的24小时!

2022-01-10 10:06 津云微信公众号   黄钰涵  阅读:301 

  1月8日,随着两名患者的确诊,津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将区内分成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不同区域根据情况采取不同防控举措,一场与疫情的战斗在津南区打响。

  首创暖山,津南区辛庄镇的一个普通小区,此次被划为管控区。按照规定要做到“人员不出管控区域,严格落实管控措施,严禁聚集,按照统一安排,有序下楼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每户家庭每两天可派1人外出购买必要生活用品,外出时请自觉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与人面对面交流,其他家庭成员非必需不外出。”

  一个小区,两千户居民,这是首创暖山的基本情况。1月8号之前,这是一个普通的小区,管控范围划定后,小区开始实行“只进不出”,往日平静的社区服务中心,在这一天格外忙碌,各种问题在这里汇总:如何保证病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和顺利就医?出不去的外来人员如何安置?如何保证居民核酸检测无遗漏?小区居民如何组织起来做好志愿者工作?考验开始了。

  这只是一个小区的故事,同样的故事却在众多的小区上演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天津会交上什么样的答卷,其实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志愿者来了

  1月8日周六一早,正在各自家中的暖山社区工作人员陆续得到通知要到岗——疫情来了。同样因为疫情,原本是7个人,只有4个人能来到岗位——其他人居住的小区属于封控区,无法出来。

  整个一上午,得到消息的居民们或者出去买菜、或者在群内交流各种消息,或者直接就来到社区打听情况。

  中午11点,小区内的居民魏巍来到了社区,这位正在江西财经大学读大三的大学生,是特意带着学生证来的——正在寒假的她来这里做志愿者。

  和魏巍一起做志愿者的还有小区内的几十名大学生、党员、以及从事各种工作的普通居民。在此前,虽然同住一个小区,彼此之间可能并不熟悉。

  陆续到来的志愿者让暖山社区负责人李平松了一口气,这个90后社区负责人,迎来了疫情发生近两年后最忙碌的一天——疫情突发,2000户居民的各种情况需要他们来处理和协调——包括如何拒绝。

  想进来的和想出去的

  对于送货司机小姜来说,这不是一个顺利的一天。中午11点多,进入首创暖山小区之后半小时不到,发现自己出不去了。此前,小姜经常会给小区内的商户送货,对小区的情况也比较熟悉,8号这天接近中午,在进入小区卸完货之后,发现出不去了。

  “进来的时候还没得到要管控的通知,要出去的时候发现不行了,可能也就20多分钟的时间”。无奈又尴尬。一下午的时间,小姜找李平磨了几次,希望能够通融一下给开个出小区的单子,每次都被李平笑着拒绝了,“今晚你就住在我们社区,挺好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出不去。这天下午,经过李平盖章得以离开小区的最大一个群体有23个人,这是在小区进行电力施工的队伍,在经过批准和登记信息之后,队伍顺利离开。

  “住在小区的医护人员、电力工人、需要去医院的病人、孕妇等都会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不能耽误事。”

  接近晚饭的时候,一对年轻夫妻来到了社区,男主人不久前刚刚做完肾结石手术,就这两天要返院做一些后续处理,想开个明天出小区的证明。了解情况后,李平告诉他们,“就要统一做核酸了,核酸结果出来后,您明晚再来找我,肯定让您满意不耽误病情,有了核酸证明进医院也方便对不对?”

  “好的好的,没问题,没问题。”夫妻二人离开了社区。

  有人要出去,也有人想进来。住在27号楼的王大爷找到了李平,和其他人着急离开小区不同,王大爷是想出去接老伴回到家里。

  这天傍晚,王大娘从市区坐公交车返回津南的家中,因为管控的原因,公交车不能按照以往既定线路在小区附近站点停靠,王大娘在离小区3公里左右的地方下了车,大爷心疼大妈,要骑电动车去接老伴回来。

  “人从十八局那往回走,还有心脏病,也打不着车,我得去接”大爷着急的说,“防疫政策我也知道,平时也都戴好口罩,这不天都黑了吗,不放心啊!”

  大爷的焦急心情可以理解,按照管控政策,接人进小区却又不属于紧急特殊情况,如何处理?

  “按照规定居民确实不能随便出小区,这样吧我们派人替您接大娘回来”。请示之后,李平给出了答案。

  “那就我去吧,我骑大爷的电动车去”,正在社区的魏巍接下了这个活。“您到哪里了?好的我这就去接您,咱们定个碰头地点”和大娘通完电话,魏巍骑上了电动车,“别的本事不多,骑电动车可是手拿把掐。”

  十几分钟后,魏巍驮着大妈回到了社区中心,老两口回了家。

  挨家挨户的“扫楼”

  晚8点,志愿者李高亮和王姨回到了社区中心,将社区住户统计表交给了李平。统计表上是通知和统计小区居民情况核酸检测的通知,两人负责的15号楼是小区内最高的楼座之一,有33层,每层4户总计132户居民,两人从下午开始,挨家挨户敲门通知,确保楼内不遗漏一户。

  在微信等沟通工具普遍使用的今天,有人会觉得没必要挨家挨户的通知,李高亮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解释。“业主群、社区群等也发过通知,大部分人家会了解情况,但是仍然会有一些遗漏的住户不了解情况,最好能够确保到人。”比如,小区内老两口的家庭,可能对微信等使用不顺畅,或者没在业主群、大人没在家只有孩子的情况都有可能存在。

  在15号楼,李高亮和王姨就遇到一户,家里大人恰巧当天没在小区内,两个13、4岁的孩子在家,对于核酸检测的情况不了解。敲开门之后,李高亮让孩子先给家长通了电话,“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志愿者其实也是陌生人,和家长通个话,也免去了家长的担心。”

  李高亮在天津财政局上班,这一天原本计划是要和朋友去打羽毛球,最终变成了在小区“扫楼”。“我年轻还好,王姨都70多岁了,还一家家敲门,确实挺不容易的。”

  晚上10点,志愿者群内有人发出了疑问“我们楼里有邻居问这个问题:现在不在暖山,但前几天一直在小区,需不需要统计?”

  “他不回来就不统计,已外出的现在政策没有强制要求她回来,让她跟当地居委会报备一下,按照他当地那边的管控政策执行即可”社区工作人员给出了解答。这一天,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在社区中心、在各个群里持续不断,对于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来说,也许无法让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一定要给与充分回复。

  晚上11点多的时候,小区内有人照常遛狗,更多的人则在等待即将到来的核酸检测。

  零点开始的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是在凌晨时分开始的。

  23点54分,李平在“暖山社区大筛志愿者群”里发出公告“各志愿者,目前社区紧需10个工作人员到岗”。意味着核酸检测在这个小区正式开始。

  “1”“1”“1”……第一时间内,集齐了需要的人员,其他人则随时做好准备。有人提醒:“有充电宝的尽量带一下。”

  暖山小区共计有27栋居民楼,核酸检测按照楼号顺序从小到大进行。志愿者们拿着喇叭通知,确保将消息传达到每一户居民。居民下楼后,统一集合,步行的小区门口附近的检测点,没有怨言,也没有太多交流,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居民,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该做的。

  检测点在小区门外不远处,灯火通明,之前做的是其他小区的检测,暖山社区居民到来后,检测有序展开。

  凌晨1点,有人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成了黄色。

  “我手都冻肿了,让人们多穿点。”,2点左右,魏巍在群里提醒大家做好保温工作。

  凌晨3点左右,小区前8号楼洋房的居民核酸检测逐步完成。李平不时提醒着,“请各位9、10、11、12号楼志愿者的抓紧通知一下,东门集合登记。”

  凌晨5点半,住在22号楼的赵女士一家听到了楼下大喇叭的通知,知道快要轮到自己家检测了。

  “大家排好队,不要拥挤,注意距离。”,整个晚上,检测点工作人员提醒一遍又一遍。

  早上5点半,是小区人员进行检测最多的时候,从下楼排队出小区到完成检测回到家中,需要四十分钟左右。

  一名志愿者注意到,从1点开始的4个多小时,手机计步器的数字到了16000多。

  ……

  8号早晨开始的24小时,处于管控范围内的首创暖山小区,没有口号没有大新闻。所有的事情,看起来都琐碎而平淡,却又真实而温暖。

  津云新闻记者 彭俊勇 【编辑:黄钰涵】

2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