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怒江1月6日电 题:怒江傈僳族民众:“摆时”歌唱幸福新生活
作者 熊佳欣
“脱贫攻坚已完成,生活富足笑开颜。美丽公路到我家,迎接远方客人来……”冬季晴日傍晚,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向阳桥头,身穿傈僳族传统服饰的群众聚在一起,他们右手抚耳、身体轻晃,用“摆时”唱出怒江从贫困封闭到幸福美丽的新生活。
“摆时”为傈僳语音译,意为“唱吧”,与“木刮”“优叶”并称傈僳族三大调,2006年统称为“傈僳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歌词内容上可分为传统叙事长诗与即兴创作编唱,演唱时能发出“大波动喉颤音”,气势恢宏,形成空旷、回旋、朴素的山野风格,极具地方性特色,在傈僳族群众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们傈僳族从小能歌善舞,民族调子、舞蹈代代相传,可是逐渐地,我发现继承这些民俗的后辈越来越少。”今年69岁的杨波付是泸水市农业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为了保护和弘扬傈僳族传统民俗文化,2006年,杨波付带头组建了傈僳民族民间艺术团,同50余名成员以泸水市向阳桥头为固定活动点,15年来寒暑不辍开展“摆时”“优叶”“刮克”(傈僳族传统舞蹈名称)等傈僳传统歌舞展示与教学。
图为泸水市傈僳民族民间艺术团成员跳起“刮克”(傈僳族传统舞蹈名称)。 康平 摄杨波付告诉记者,在这些傈僳传统歌舞中,“摆时”因具有无伴奏、传唱度高、传呼性强等特点,表演时最受观众欢迎,逐渐成为艺术团的一张“名片”。“‘摆时’有固定的演唱曲调,演唱者能根据事件、心情创作编唱歌词,直接抒发内心情感。”在杨波付等傈僳族同胞眼中,“摆时”就是他们的抒情诗与咏叹调。
傈僳民族民间艺术团成员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主要来自泸水市及附近各个乡镇,这些“艺术家”们年轻时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干部,对傈僳文化的共同热爱使他们聚到一起,亲眼见证、参与怒江“千年跨越”的发展则成为创作新时代“摆时”的最佳灵感。
脱贫攻坚之前,怒江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所辖4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6.24%。2020年,怒江州全州4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怒族、普米族、傈僳族等“直过民族”顺利实现整族脱贫,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一步越千年的“怒江奇迹”。
图为泸水市傈僳民族民间艺术团成员身着盛装准备演出。 康平 摄当脱贫的春风吹进中国西南边陲的横断山区腹地,奔腾的怒江激流亘古长存,江上的一道道溜索、藤桥则被一座座钢筋混凝土桥所取代,各族群众离开高寒偏远、人畜混居的村寨房屋,搬到山下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楼房,在新家唱起歌颂幸福生活的新“摆时”。
“我曾率领艺术团赴香港、澳门、泰国曼谷等地演出,那时以演唱传统‘摆时’词曲为主,受到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杨波付说,如果将来还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唱响“摆时”,一定要将新创作的“脱贫赞歌”“生活颂歌”唱给更多人听,欢迎他们来到山明水秀、四季花开的怒江大峡谷。
“沿着美丽公路,一直走到独龙江,处处都是焕然一新的好景象,处处都能听到各族儿女的新赞歌。”(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