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冬天最好用的取暖“设备”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是“暖宝宝”!它小巧轻便、容易携带,感觉冷的时候,随手贴一片,就会让你觉得又暖又舒服。但是,这个让人感觉又暖又舒服的东西,很可能造成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使用取暖物品时,由于温度不会太高,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逐渐适应了与热源温度的接触,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甚至对某些人不会引起痛觉,但是在低热能的持续供热中,皮肤的表层组织在热能作用下会逐渐脱水,引起损伤,因此低温烫伤经常不容易被发觉。
“低温烫伤”危害不容小觑
与“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的疼痛感并不明显,仅会出现红斑、水肿、起疱、脱皮等症状,面积也比较小。但是,也正因为温度不高,伤口很难察觉,当实际出现症状的时候,皮肤受损程度已经是比较严重了。
正确处理烫伤记住“五字口诀”
如果不慎发生“低温烫伤”,皮肤出现红肿、水疱,千万不能认为事小不必就医,更不可外擦牙膏、大蒜等,或试图用针挑破水泡。这些错误做法不但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还可能增加就医时处理的难度,并且会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
正确处理请记住:冲、脱、泡、盖、医5个字。
冲
马上进行“冷处理”!尽快用洁净冷水(15°C—20°C)轻轻冲洗15-20分钟。
脱
小心除去衣物,但如果烧烫伤严重,皮肤粘连衣物,可用剪刀小心地把衣服剪开、剥离,保留粘连皮肤部分,注意不要挑破水泡。
泡
如果疼痛明显,可浸泡在冷水中15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水温,避免着凉。
盖
用清洁的纱布、毛巾、棉布等轻轻覆盖创面,注意不要压破水泡。
医
除非轻微红肿可以自行处理,一般受伤后应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科普延伸
暖宝宝的“威力”不容小觑,
使用时一定要多加小心。该如何预防“低温烫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