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通讯:像梅花一样坚强:一位医护妈妈记“疫”中的女儿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18日电 题:像梅花一样坚强:一位医护妈妈记“疫”中的女儿
中新网记者 张玮
“自从女儿踏上驰援满洲里的征程,我就重拾起写日记的习惯,每天记下女儿的日常,给她留下一段难忘的特殊经历。”18日,记者翻看着曲长兰的抗疫日记,内容大多与她最爱的小女孩有关。
图为若梅和同事在满洲里疫情防控一线。 曲长兰供图曲长兰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亚东镇太平庄卫生院的副院长。满洲里疫情发生后,已从事护理工作30年的她坚守阵地,而1994年出生的女儿若梅匆忙间留下一通电话,便赶赴满洲里驰援当地抗疫工作。
曲长兰说:“女儿的名字取意像梅花一样美丽坚强。”
1年前,若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阿荣旗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
妈妈曲长兰在日记中写道:
满洲里疫情告急,女儿勇敢地冲到了抗疫一线,像一朵冰雪中绽放的“梅花”,与当地的风雪严寒拼毅力,和新冠病毒斗坚强。
“我知道,她已不再是我眼里那个小女孩,她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担起了抗疫的重任。”曲长兰如是说。
轻轻翻开这位老医护工作者写给女儿的抗疫日记,是感动,是心疼,更多的是支持和坚守。
11月28日凌晨6点,阿荣旗第一批驰援满洲里医疗队紧急集合,54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踏上了北去的客车,我的女儿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临行前女儿打来电话:“妈妈,我要去支援满洲里,告诉您一声,不用担心。”话音里听到她去意坚决,我没有阻拦,只是在微信里不停地发消息,叮嘱她要带上换洗衣物、带最厚的棉衣、戴好口罩……
她爸爸在一旁补充一句:“这是救国救民的大事,老爸支持你!”
11月29日,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按照任务分工,她们一组20多人来到满洲里市一个高风险小区负责核酸采样工作。这个小区共有8000多人,她们小分队负责A区的核酸采样工作,每俩人一组,每组每天要负责800到1000人的样本采集。当天,她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到下午2点多,腾出时间休息吃饭、上厕所,然后继续工作。
晚上10点多收到女儿回复:“任务完成,回酒店休息。”尽管连续奋战了近15个小时,但女儿却毫无睡意,许是一整天精神高度集中,亦或是超负荷工作过度疲劳,我陪她聊到凌晨1点多才强行挂断电话。
11月30日,病例继续增加。早上6点,女儿发了一张早餐照片,说要准备出发,便再无回音。
我不停地翻看着手机,焦灼地等待着女儿的微信回复。下午2点半收到女儿的信息:“中间休息,吃完饭还要继续。”直到次日凌晨1点半再次收到女儿的消息:“集中采样完成,估计还要入户,不要等我,晚安。”
12月1日,早上通话得知,夜里她们入户至凌晨4点才回到宾馆。看到女儿漂亮的鼻梁磨破了,小脸全是勒痕,疲惫的眼神和两只小手皱巴巴地出现在照片里,我的眼泪“刷”地一下流了下来。
女儿利用休息时间给我们一家三口建了个微信群,群名叫“爱的港湾”,为的是我和她爸爸能够同时接到她的信息。
此后的每一天,“爱的港湾”成了女儿早报告、晚汇报的“备忘录”。
12月4日,满洲里进行第七轮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仍在进行,确诊病例还在增加,疫情更加吃紧,一整天都没有女儿的信息。下午2点半,我的手机突然一闪,跳出一条消息:“我上午吐了,楠姐晕倒了。”
接通电话得知,她和同事楠姐集中采样之后还要入户采样,本来已是疲惫不堪,再加上身上的三级防护,每上一层楼梯都会觉得异常艰难,呼吸困难,令人窒息,似乎浑身的每个器官都在膨胀,防护服像蒸笼一样裹住身体,汗水湿透了里面的衣服。
12月5日早上,女儿在群里发出“报告,我准备出发了”,就又销声匿迹。
……
12月9日,满洲里当日社会密接人员“清零”,大规模核酸检测阳性样本数呈下降趋势,满洲里的“春天”快来了。
12月16日,满洲里确诊病例无新增,满洲里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此时此刻,若梅仍在抗疫一线,采样工作还在继续……(完)
【编辑:郭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