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选调生成长记”栏目,带大家一起聆听选调生刘文龙的基层感悟:学思践悟,我在基层的一周年。
从2020年11月到分宜县高岚乡环桥村工作以来,转眼已经过了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的皮肤黑了几个度,在去老百姓家中时方言与普通话夹杂并用,从当初自我介绍时的腼腆到现在能和老百姓们拉拉家常,虽然还略显局促,但更多的是有着与基层民情民意共振的从容。
脚上粘泥,方知民意
犹记得去年11月4日自己以村书记助理的身份来到环桥村,从校园的象牙塔到基层的大舞台,内心充满着对自身本领、经验和能力的恐慌。这时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对我说“不要着急,多向实践学习,多向群众学习”。于是,我开始了走家串户之旅。人口普查中,和村干部一起上户登记,和村民们逐渐混了个脸熟,也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叫我“小刘”。
深入了解村内脱贫户的生活状况。跟着村书记和第一书记遍访脱贫户,掀锅盖、开冰箱、看衣柜、摸被子。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有一户五保户缺少御寒的衣服以及过新年时吃饭难,我们当即联系帮扶干部送来了棉衣,同时拟定新年送餐计划,保证这位五保户新年吃饭不愁。
党建引领,家国理想
我积极承担起书记助理的职责,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参与竞选,担任了支部委员和村委委员,抓好党建“三化”建设,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村里有一位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还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开党会,他说:每月开会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这些党员聚在一起感恩党的教育很是好。
在一次次党性学习和熏陶中,我深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积极开展好组织生活,协助村党支部书记严格落实各项基层组织生活制度,积极邀请村里老党员和群众建言献策,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利用主题党日为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党员的政治理想信念。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推动“党建+志愿服务”的发展。
使命在肩,践行实干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很多时候,当我们亲身体验经历了,才会思维畅通,更加笃定。通过查阅村情台账,我对村内情况有了洞若观火之感,但我深知还不够。在对脱贫户进行走访调研后,我认为还应建立长效保障发展机制,在乡村振兴的新局中利用好家门口的产业实现农户在村就业。
从去年11月到村,了解到村里有着香菇大棚产业,于是每天一有时间便和村干部、脱贫户和村民们一起参与到日常的培育和采摘工作。随着香菇的量产,我们又有了甜蜜的烦恼,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香菇堆满了村委,后来才逐渐找到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从旁观者到参与者,我们不再是局外人,而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践行者。今年,村委在汲取去年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把香菇做大做强的同时,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把香菇烘干,进行包装生产,打造品牌。从行路难的碰壁,到坚实的脚步,需要的是我们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
在今年接种疫苗期间,我和村干部一起接送行动不便的群众打疫苗,和村干部一起上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看到群众由疑惑到支持再到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主动接种疫苗后,内心感到由衷的充实感。当我们顶着学校光环巨大压力而忧虑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脚踏实地、叩问初心,从干成一件件小事出发,从心怀群众开始。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达成的“七种能力”,我表达的感受未免浅尝辄止,我所做的还有待丰富。不过,在村服务的这段时间里我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动力,感受着乡干部和村干部的同舟共济,感受着村民的善良信任,感受着自己信念愈发坚定,内心充满着感恩与上进。很幸运遇到了如此亲切的基层干部,不禁让我想到疫情后中国的蓬勃发展、乘风破浪,离不开无数党员同志、基层干部的努力和行动,这些“星星之火”汇在一起,将为这时代命运推波助澜!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将紧密结合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要求,踏踏实实履行好选调生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继续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和小学生的姿态,在高岚环桥这片热土上继续发光发热,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