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州12月11日电(施紫楠 许旭 周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周坞山村王家自然村,一根根竹篾在收入农户钱有元指尖跳起欢快的舞蹈。一张条桌、一条高凳、一把刮刀,成为他“吃饭的家伙”。
从一根成竹到一个竹篓,要经历砍、锯、切、剖等13道工序。钱有元剖出来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编织出来的竹篓圆润有型、坚固耐磨。依靠竹艺编织这门老手艺,钱有元家在2020年彻底摆脱了贫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村民在制作竹制品 许旭供图周坞山村位于和平镇最南端山区,多年来,该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就业,留守的村民依靠每家二三十亩的茶山过日子,除了到茶山干活外,其余时间全部闲置在家,收入来源单一。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周坞山村两委干部经过多次商量,结合村庄实际,将目光锁定在了毛竹上。虽然近年来毛竹价格持续走低,但手工类的竹制品需求和价格却是逐年递增。
找到切入点后,该村村干部通过与党员志愿者、乡贤、人大代表多次商量与资源考察,联系了竹制品加工企业,将材料送到村民家中进行手工制作,做好后又将成品回收。
村民在扎扫帚 许旭供图“以前我就是一个闲人,一分钱不挣,啥也做不了。现在我和老伴两个人每天也能赚个80多块钱,自己想吃什么就能买什么了。”81岁的赵大伯与妻子都是残疾人,腿脚不方便,平日里连家门都很难出去,更别说外出挣钱。
原先夫妻俩靠着仅有的一点残疾人补贴和儿子供养过日子,听说该村党员联系了企业制作手工火把后,第一个打电话报了名。
“材料都给我们送上门,做好了又来拉走,每次来拉货都会把上一次的工钱结给我们。坐在家里动动手就能赚钱,这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而且我们做的这些还都是要出口到外国去的,让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赵大伯说。
据悉,如今周坞山村利用管理茶山的闲暇时间从事竹制品加工、制作的村民已有300多人,有参与竹子火把加工的、有将竹梢加工成毛料的、有扎竹丝扫把的……
“这几年,我们通过党员、乡贤认购、帮销等机制帮助村民销售这些手工竹制品,东西都不愁卖。家门口取材也非常方便,让村里的闲置劳动力有事可做、有钱可赚,切切实实地为村民创收。”周坞山村党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红芳说。(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