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奉劝人行方便事,得饶人处且饶人”……在萍乡市湘东区峡山口街道日星社区,一间专门设置的情理法工作室格外醒目:墙壁上,蓝底白字的处世格言触动心灵;桌台上,苍翠欲滴的盆栽绿萝生机盎然。
在湘东区,像这样的情理法工作室已经实现了各村(社区)全覆盖。近年来,该区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了156个情理法工作室,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注入了活力。
湘东区委信访局副局长刘敏介绍,2019年以来,该区在区镇村三级以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为依托建立情理法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由村干部、“五老人员”、心理咨询师、律师、法律明白人和当地知名人士组成,他们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群防群治、立调立解,确保矛盾逐级消化、层层化解。他告诉记者,为保持正常运转,情理法工作室采取联动联调、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实行轮流值班制,由值班人员负责日常的来访接待和矛盾排查,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报告”,从而保证每起信访矛盾问题有人问、有人管、有结果。
10月12日,记者在湘东区委信访局情理法工作室看到,电子显示屏上,湘东区人民法院、湘东区司法局和部分村(社区)的情理法工作室一一在线,相关人员的工作场景一目了然。这套信访矛盾多元化调解云上系统,是情理法工作室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远程解决信访问题的最新成果。据介绍,湘东区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建立了40个“网上云”实时接访调解系统和116个视联网“小度”视频,将信访、司法、法院、部分区直行业部门、11个乡镇(街道)、156村(社区)纳入系统,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配合联动的基层信访工作视频网络体系,做到了区镇村三级情理法工作室首尾呼应、上下贯通,为更好化解基层信访矛盾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年6月,320国道湘东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下埠镇长春村村民彭某在事故中死亡。因对责任划分和死亡赔偿金额存在分歧,其亲属准备组织人员到市、区相关部门上访。得知消息后,村委会干部和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时引导彭某家属和肇事方来到村情理法工作室,按照多元化解信访矛盾的流程,组织村级情理法矛调人员进行调解。为依法化解此次纠纷,村委会启动“网上云”实时接访调解系统,现场与湘东区人民法院法官视频连线。在连线中,法官从法律角度对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给出了意见建议,使调解工作顺利开展,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处意见。
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是湘东区情理法工作室保持生命力的关键。记者了解到,情理法工作室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群众反映的一般性矛盾纠纷,由村级组织线下调解,按照“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原则,实现了矛盾不出村、问题不上交。针对村级调解有难度、一时难以调处化解、政策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则通过视频系统线上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最大限度提高调解工作的成功率。湘东区滨河花园经适房第28、29栋建设在道路规划范围内,导致100余户业主无法办理房屋不动产权证,为此业主上访了近十年。为妥善解决问题,该区启动相关机制,召集多个部门会商,最终将这起积案成功化解。自情理法工作室成立以来,该区共摸排各类信访矛盾线索134个,连线召开协调会议30余次,及时介入化解信访矛盾126件,呈现出“各方受益、一方平安”的喜人局面。(记者 刘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