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西是个好地方——魅力抚州】“打卡抚州”走进宜黄:山水人文 风景独好

2021-12-04 18:56  阅读:269 

冬日暖阳,微风和煦;风景宜黄,山川秀美。近日,《江西是个好地方——魅力抚州》“打卡抚州”主题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宜黄,省、市媒体记者们先后来到曹山景区、谭纶文化公园、锅底山环壕遗址、棠阴古镇等地,零距离感受宜黄美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近年来宜黄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曹山景区:品味中医药文化

良好的山水资源禀赋,为宜黄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国家4A级景区——曹山景区就是以农禅体验、集散服务、商业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景区,该景区还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二批低碳旅游示范区、省级水利风景区。曹山景区核心景点有曹山宝积寺、曹山文创街区、中秋小镇、中秋热敏灸康养小镇等。

中秋小镇古树参天,藤萝缠绕,远离尘世的喧嚣,在这里深情呼吸新鲜的空气,闻鸟语花香,听溪涧潺潺,享受心灵的恬静,别有一番意境。在中秋小镇九棵树舞台,记者一行观看了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宜黄禾杠舞的表演,男女演员和着山歌节奏载歌载舞,歌声悠扬,竹声阵阵,十分热烈。

宜黄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明清以来出现了以清代著名医学家、宫廷御医黄宫绣为代表的一批中医名家,在中医界具有深远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曹山中医团队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护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曹山中医药已成为宜黄一张闪亮的名片。

漫步于中秋热敏灸小镇,就能切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中秋热敏灸小镇由热敏灸体验区和康养区两个区块组成,热敏灸体验区设有艾香馆、艾灸坊、艾足堂、艾工坊、宫绣堂、多功能会议厅、艾博园等功能厅,提供艾文化展示、热敏灸、艾草泡脚等体验系列服务。艾博园种植艾草210亩,是高品质艾草种植试制研学基地。热敏灸体验区引进宫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规范化的日常服务、管理。走进艾香馆、艾灸坊功能厅,艾香飘飘,烟气氤氲,部分记者亲身体验了艾灸服务,医务人员在艾灸的同时,还详细讲解了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基本知识和方法,并希望大家树立“治未病”理念。

据介绍,自2018年以来,曹山中医团队为发扬传承中医药文化,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坚持每周开展义诊活动,现义诊人数已达5万余人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曹山中医团队主动请缨,先后派出5名医务人员深入一线支援抚州、新余等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获得省、市、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度认可和嘉奖。该团队在总顾问养立法师及北京大学医学分子研究所雷鸣研究员的指导下研制的,“建昌一号”“建昌二号”“建昌三号”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明显,并向全省推广。目前,宜黄已把中医药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致力推动中医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真正打响“曹山”和“黄宫绣”等中医药品牌。

锅底山遗址:古老中华文明印记

宜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明朝抗倭名将、兵部尚书谭纶就是其中代表之一。记者来到谭纶文化公园参观,在宜黄县二都镇帘前村鹿塘以北山上,建有谭纶墓,墓地占地面积260亩。整个墓葬由祭道、神道和墓体三部分组成,墓地壮观,气势雄伟,站在墓顶上,举目视野开阔,山川村寨尽收眼底。2013年,谭纶墓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宜黄县棠阴镇解放村大坪上组东北方向的锅底山遗址考古现场,在考古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民工们正在清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锅底山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全建武介绍,遗址由台地、城墙、壕沟及外壕堤四部分组成,现存总面积约42000平方米。台地(含城墙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6800平方米,城墙高约3.6米,壕沟宽约36~43米,以锅底山遗址为中心,环绕了太坪村、屋沿山、炮沿山、塔前山、杨家山、菜籽山、下寮山、辽家山、朱单界等9处遗址,共同构成了一处新晚至商周时期聚落群。通过对城墙、壕沟和壕堤的科学发掘,确定了环壕遗址构成的基本元素;通过对典型地层和出土遗物的分析比较,基本可以构建新石器时代晚期、夏至早商时期、商周时期的时空框架。

全建武说,锅底山遗址发掘出土遗物主要为石器及陶器,石器有锛、斧、镞等,陶器有罐、浅盘鼎、鼎(足)、豆、鬹、盉及纺轮等生活生产用具。根据地层堆积及出土器物分析,结合碳十四样品测年,可以确定该遗址年代可上溯至今约5000年,代表了抚河流域新石器晚期文化面貌的一处典型遗址。该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重新认识江西及南方片区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契机。叠压在新石器晚期堆积之上的夏末商初的文化堆积,为深入研究展现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推进早期中国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具有重要学术意义。2019年10月,锅底山遗址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棠阴古镇:明清建筑“博物馆”

棠阴古镇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古镇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宜黄民间流传一句老话——“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从明代起,棠阴古镇就以盛产夏布而闻名于世,“五里长街十三巷,满街都是夏布行”,当年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古镇文化、民俗、书院、祠堂、民宅建筑的发展。明清建筑数量最多也最为独特,曾有专家赞古镇四大独特之处:因地就势,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绝无雷同;宁静典雅,古朴清幽;三雕精湛,图案精美。走进棠阴古镇,就如同走进了明清建筑的“博物馆”。

在讲解员小龚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参观了棠阴古镇官帽厅、三让遗风、信芳公、夏布会馆、吴家大院等明清建筑,离开喧嚣的城市和拥挤的车流,悠闲漫步在古村落中,如同穿越时空隧道,边走边看,那份恬静、古朴、厚重始终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从古雅的官邸民宅,高墙幽深的窄巷,卵石铺成的踏道,条石垒砌的台阶中,便能领略到这里古时的繁华兴盛,并能从中感悟到古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魅力。

据小龚介绍,夏布会馆的建筑格外神奇,砖雕工艺精美,圆形建筑,寓意做夏布生意一帆风顺、圆圆满满。尤其靠小溪的墙,随溪弯曲,优美有层次感,也有风水进财之意。20世纪90年代,国内权威古建筑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把此宅认可为中国国宝级古建筑,还列入了大学教材。

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吴家大院有房间九十九间,是当时古代棠阴最繁华的中心地,大院沿袭了赣派建筑风格的严谨布局,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院中套院。吴家大院的文化底蕴很深,尊师重教,年轻的宜黄戏演员在吴家大院表演了汤显祖的千古名剧《牡丹亭》片段,演员们唱、念、做等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让人不禁感叹,宜黄戏这一地方古老剧种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3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