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乐安县山砀镇:党建引领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11-26 15:55  阅读:681 

在乐安县山砀镇山砀村,村干部正宣传国家医保政策。陈慧婷摄

乐安县山砀镇杏坊村文化广场。黄 煜摄

航拍乐安县山砀镇全景图。黄 煜摄

在乐安县山砀镇西红柿基地内,农户正在为西红柿苗进行绑枝处理。陈慧婷摄

初冬时节,走进乐安县山砀镇,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农户晾晒油茶籽;在山砀村文兴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基地,社员忙着铺晒黄栀子,遍地金黄;在流坊村西红柿种植基地,西红柿果挂满枝头,饱满圆润……近年来,山砀镇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进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活力变为发展动力,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建强堡垒   选优培强带头人 

山砀镇位于乐安县北部,与丰城、崇仁接壤,是乐安的“北大门”。全镇面积138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2.56万人。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山砀镇把选优配强带头人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头号工程”,重点培养素质高、会干事、带富致富能力强的带头人。今年48岁的山砀村党总支书记康保辉在成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前,在砖瓦场做过学徒,开过农用车跑过运输,办过厂,种过田,身上有一股热情和干劲。通过党组织的培养成长为党总支书记,并带领山砀村发展了烤烟、双孢菇、西红柿、中药材等产业,今年,该村的村集体经济预计突破200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强的先进村。近年来,山砀镇坚持选优配强原则,全镇村“两委”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占比由原来的23%上升至56%,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5岁下降至38岁,涌现出了一批像康保辉这样素质高、能力强、会干事的“领头羊”。

在此基础上,该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将理论学习成效作为镇村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抓实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以评促学”上紧了学习的发条。通过“党员到脱贫户家中报到”“五必到五必访”等载体,评美创优、述职评议考核和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等激励措施,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比奉献、比作为的浓厚氛围,倒逼党员干部能力的提升。

支部助力   厚植产业新优势 

平整的田块上,流坊村西红柿种植基地的大棚一眼望不到边。大棚内,西红柿已有小孩拳头大小,即将丰收上市。正在忙着绑枝固定的村民黄求章告诉笔者,大棚是村集体和由村集体引进的一家公司共同兴建的,他承租了30个大棚,肥料、苗种、技术由公司提供,除去成本,每个大棚的收入预计可超过1万元,如果没有村集体经济的“孵化”,自己想都不敢想能参与到西红柿的种植。

山砀镇党委书记陈雪华介绍,初到山砀任职时倍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为发展产业,镇里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打造过硬党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鼓励各村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中创新发挥引领作为,鼓励村办公司投资建设农业设施,孵化产业。同时,该镇通过举办农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业实用人才开展技术培训,并鼓励有能力的党员以建“产业示范基地”的方式,带动群众发展产业。

据了解,支部的引领助力,激活了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让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有了“主心骨”,下活了产业发展这盘棋。全镇各村办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双孢菇大棚或直接参与双孢菇种植,村集体每年增收100余万元。通过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土地流转服务,每年创收50余万元。目前,山砀镇所有的13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有5个,1个村达113万元。

此外,该镇通过统筹安排经济强村和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共享资源,共学技术,共同销售,帮助经济薄弱村良性发展。该镇黄家村的村集体经济原本十分薄弱,经山砀村的对口帮扶,黄家村的双孢菇种植产业发展迅速,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9年的5.39万元增长至2020年11.78万元,今年预计将突破20万元。

创新治理   提升群众获得感

“天气变冷,山砀村预备党员康国洪每天主动为老人康沉林买菜、劈柴”“黄家村党员杨玲上户帮年纪大的老人代缴医保”“气温骤降,山砀镇党员康保平、康卫平自发主动去西红柿大棚基地帮忙盖保温膜” ……这一个个暖心的党员服务群众的典型事例,便是山砀镇践行“党员联系群众”的生动缩影。

山砀镇通过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成立了68个网格党小组,322名党员分片包户,联系农村群众5602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439个,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镇党委以党员联系群众为抓手,开展党员星级评定和‘最美党员’评选活动,定期发布‘红黑榜’鼓励农村党员在环境卫生整治、服务乡村建设、推进孝老爱亲和移风易俗引领乡风文明上作表率,弘扬正能量。”陈雪华介绍道。

同时,山砀镇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村小组便民服务点”服务网络,推行“民事帮办”“民事代办”制度,让群众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2019年,全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经验交流会的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山砀镇。2020年以来,共计为群众办理事项2682件。山砀村、杏坊村、航桥村、草坑村打造成抚州市“三化”建设示范点,实现矛盾纠纷村内化解100%,村“两委”干部每日坐班。

以开展“党建+社会救助”试点为契机,山砀镇还构建了“党员发现、村组登记、乡镇办理”的“党建+社会救助”三级网络体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党员、网格员主动上门走访帮扶,全镇为困难群众办理社会救助申请61件,转办救助申请18件,办结救助申请13件,实现了困难群众上户率100%,社会救助需求及时对接100%,进一步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罗一心  邱志超)

3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