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清代吴锡麟所作《新年杂咏抄》这样写道:“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秧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民间主要流传着唱秧歌、扭秧歌、戏曲秧歌、戏剧秧歌四种形式。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组合形式,表演者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双墙秧歌”诞生于黄河上中游分界处的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托克托县是塞外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商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双墙秧歌”是托克托县双墙村土生土长、土香土色的艺术奇葩,充分吸收当地流行的蒙古曲儿、码头调等民间艺术的丰富营养,受晋、陕、冀民间艺术的熏陶,历时300余年,经历代艺人精心培育而绽放,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艺术风格,朴实的乡土语言,形成了融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为一体的民间社火。
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8月,“双墙秧歌”被批准为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托克托社火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旗一品”文化品牌,“双墙秧歌”作为托克托社火的重要节目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双墙秧歌”由文秧歌和武秧歌组成,形式和规模都比较宏大。文秧歌由民间秧歌、民间小调、社火节目等组成,以歌舞为主要内容,是在陕西与河北秧歌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独特的人文环境与蒙古族文化元素进行的“二度创作”。通过表演方式、动作以及唱词曲等方面的改编,反映内蒙古地区的独特风貌。代表剧目有《踢鼓子》《海蚌戏渔翁》《竹马》《拉花踢鼓》《划旱船》等。在舞蹈动作特色上,“文秧歌”动作轻巧灵活,其表演技艺突出一个“扭”字,以“曲、仰、俯、撇”为舞者主要体态,以“拧、晃、转、碾”为主要律动,在表现传统秧歌技巧的同时融合了蒙古舞蹈、二人台步伐特点,表达感情细腻、朴素并且真挚,在托克托县当地俗称“三腰两圪截”。
文秧歌《海蚌戏渔翁》。(来源:托克托县融媒体中心)
上世纪70年代文秧歌表演剧目《海蚌戏鱼翁》。(来源:托克托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武秧歌由古典故事、戏曲剧目、武打表演组成。把传统戏剧中的武打场面,应用在社火表演中。它不同于纯武术表演,表演者运用脸谱、服饰扮演剧中人物,通过武打的形式,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表演剧情。武秧歌的代表剧目有很多,例如《孙悟空大闹老鼠洞》《打渔杀家》《打焦赞》《三打祝家庄》《武松醉打蒋门神》《快活林》《三节棍》《七节鞭》。
武秧歌《三打祝家庄》。(来源:托克托县融媒体中心)
“双墙秧歌”所有剧目中里最具代表性的是《竹马·老罕王进京》,该剧目取材于努尔哈赤(民间称老罕王)的故事,基本情节是八旗将士护送老罕王“进京上任”。这一节目不但保留了“竹马戏”传统表演方式骑竹马的特点,还将老罕王的坐骑改为“竹骆驼”,从而使节目更具草原风情。为八个身骑竹马的表演者扮为“八旗将士”,分为四队,仿“八旗”色彩分别穿着黄、白、红、蓝(或黑)服饰。节目表演以“驼步”和“马步”为基本动作,展现了努尔哈赤率领英勇强悍的“八旗将士”“进京上任”的情节。
《竹马·老罕王进京》。(来源:托克托县乌兰牧骑)
《竹马·老罕王进京》。(来源:托克托县乌兰牧骑)
在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文化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能够掌握传统秧歌技艺和纯正舞蹈风格的民间艺人已越来越少,保护和传承工作已迫在眉睫。一位此前跟拍过双墙秧歌艺人的媒体人说:“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双墙秧歌'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主动参与的人逐渐减少。很多‘绝活’已失传。”
针对这一现象,为抢救和保护“双墙秧歌”,托克托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把“双墙秧歌”作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之一,成立专门机构,开展普查、整理和抢救工作,并且多次深入双墙村组织民间老艺人、民间文艺爱好者,对“双墙秧歌”的传统节目进行恢复,购置必要道具,进行排练。尤其是托克托县乌兰牧骑更是将一些经典剧目搬上舞台,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发展,继续焕发艺术风采。
(作者单位:中共托克托县委宣传部)